淄博在全省率先开展生态红线室外勘界工作
为确保生态红线划定工作顺利开展,提升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水平,近期,淄博市在沂源县组织召开了全市生态红线区域室外勘界现场会,在全省率先开展生态红线室外勘界工作。市环保局副调研员张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国土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环保局生态红线划定工作联络员,市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技术组成员,各区县环保部门分管领导、生态保护工作科室负责人以及生态红线划定工作联络员,沂源县林业局、博山区林业局、淄博市鲁山林场和沂源鲁山林场的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参加会议。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省环境规划研究院通报了生态红线划定工作进展情况,解读了《山东省淄博市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和《生态红线室外勘界方案》,介绍了省级层面的工作进度安排,以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了室外勘界的技术方法。第二阶段,组织对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织女湖生态湿地及林场开展了GPS定位、生态保护系统现场评价、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影像档案资料的建立等室外勘界工作,由省环境规划研究院和市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技术组进行了全程示范,对参会人员进行了系统指导。
室外勘界是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对不同分区的边界进行一一勘验,提供更详细的拐点坐标,确保我市每个红线区块都能精确落图,为下一步制定管控措施和标桩打好基础。按照进度安排,我市将以“区县组织为主、技术组指导为辅”的工作方式向前推进,抓好统筹,勘界和征求意见两个工作环节同步进行,倒排工期,加快进度,力争用两个月的时间率先保质保量完成室外勘界工作。
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是生态淄博建设的基础,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支撑。自2015年8月淄博市启动生态红线划定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划定并保护好生态红线,维护全市生态安全;市人大于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审议了市政府划定生态红线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出台了《关于加快划定生态红线工作的决议》,并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为下一步启动立法程序奠定基础。在此背景下,淄博市将切实强化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