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重心下移 利空远月豆一期价

09.10.2015  07:27

  9月中旬,玉米临储收购细则公布,由于收购底价大幅下调,加之收购质量标准异常严格,市场对后期玉米价格预期悲观,玉米价格及种植收益或将明显下滑。作为秋粮作物里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玉米的种植收益大幅下滑,将导致部分玉米种植面积转向大豆,2016年大豆产量或被动增加。预计国产大豆产量将在2016年获得恢复性增长,这将利空豆一远月期价,投资者可择机逢高沽空豆一远月合约。

  玉米价格走低农户种植收益明显下滑

  9月18日,国家相关部委公布了2015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相比2014年的临时政策细则,主要变化有:一是临储收购底价大幅下调。挂牌收购价从每斤1.11元降到1元,相当于退到三年前的价格,同比降幅超过12%。二是取消了地区差价,东北三省一区统一价格,对内蒙古、辽宁和吉林价格的下调幅度要大于黑龙江。三是质量要求严格,色变粒按不完善粒归属,不完善粒中生霉粒含量在2%以上的玉米将被临储拒收,改由省级政府负责消化处理。四是收储时间有所提前,今年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政策执行期限为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启动时间较2014年提前了近1个月,结束时间无变化。五是增加了收储主体。

  今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按照“一主多辅”的思路,扩大辅助主体,增加中航工业集团与中粮集团、中纺集团一同作为中储粮公司的补充力量,充分利用涉粮央企的库容资源。 整体看来,由于当前东北地区仓容紧张,玉米临储库存压力巨大,临储拍卖成交低迷,今年玉米临储政策从价格和质量要求上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目的就是调减下一年度的玉米种植面积。由于收储质量要求严格,加之仓容有限,预计今年玉米临储收购数量将明显低于2014年,玉米的市场流通数量将会明显大于2014年,在今年玉米丰产的背景下,后期玉米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恶化,玉米价格后市堪忧。

  近期华北玉米上市后,价格持续大幅下跌至0.9元/斤上下,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在土地、人工成本刚性上升的情况下,玉米价格的大幅下跌,将会导致玉米种植农户收益的明显下滑,并对农户种植玉米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

  种植成本和比价优势大豆种植面积或增加

  由于玉米种植面积在秋粮作物中占比最大,玉米种植面积的调整和变化将对大豆种植和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今年6月提出,要调降玉米种植面积,重点是改玉米连作为粮豆轮作。预计在玉米种植收益明显下滑的情况下,与之争地的大 豆将会受益。一是2015年大豆目标价格仍为4800元/吨,农户种植收益相对稳定。二是大豆作为懒人作物,在农资和人力成本上相对较省,种植成本上的明显优势,将会提振农户种植大豆积极性。三是农户将玉米地块改种大豆相对省事,而改种稻谷存在旱地改湿地的因素,改种成本较高。四是从期货价格的表现来看,进入9月之后,豆一和玉米主力合约的期价比值由月初的2.12上升至月末的2.26,大豆对玉米比价优势逐渐扩大,有利于大豆种植面积的增加。

  远期供需趋于宽松豆一远月合约期价承压

  随着玉米价格重心的大幅下移,国产大豆远期供需格局将会因此趋于宽松。一是由于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国产大豆远期供应将会明显增加。二是国产大豆需求难以得到明显提升。在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处于6年低位的情况下,处于历史高位的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价格差,将会抑制国产大豆在油用和食用领域的需求,除了非转基因食品豆的刚需外,国产大豆的需求将持续疲软。三是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后,低价位玉米在饲料配方中比例可能上升,必导致豆粕在配方中比例的下降,间接导致大豆需求的下降,对国产大豆的饲用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整体看来,由于国产大豆远月供需趋于宽松,豆一远月合约期价将会因此而承压,投资者在1609合约期价运行到4200~4300元/吨区间时,可逢高择机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