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口无遮拦没超出“在商言商”的范围

27.12.2014  17:41

中国敢于说真话的人并不多。崔永元敢说实话真话,可代价就是他抑郁了。抑郁后他接着敢说,结果他离开了央视。如今,还有一个人比小崔更敢说话,这个人说实话,骂明星,奚落名人,犀利的让人觉得特别爽,这个人就是王思聪。

王思聪是王健林的儿子,而王建林是中国首富。不过是一个富少,怎么什么话都敢往外说,什么人也敢贬损?

一般的解释是,王思聪说真话的习惯,是从小在外国养成的。王思聪是在新加坡Swiss  Cottage读的小学,在英国Winchester  College读的中学,后在英国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读的大学。从英国归来后,王思聪担任了万达集团的董事,但并不负责任何事务,比较闲散,于是就把受外国人熏陶,说话直率,动辄说真话的习惯演示到了网上。按他爸王健林的话说,他儿子就是一根黄香蕉。他爸王建林批评说:“思聪有一个毛病,愿意评价别人,得罪人,我跟他说几次。我说这个不太好,因为我的历来一个观点,说自己好可以,不要说别人坏,这是我一个人生的哲学,他年轻,对中国这个社会哲学还需要领悟。”

还有的解释说,王思聪敢说话,特别是敢对富人、名人和明星直言相击,是因为他爹是中国首富。王健林身家248亿美元。拿出5亿给王思聪练手,所以,他才敢对俏江南一个劲的奚落,因为俏江南不过一两个亿,在他们面前就是个摆摊的。赵本山身价7亿,开私人飞机出行,一般人都咋舌,可在王家面前就是个小业主。在官场官大一品压死人。在商界财大一轮碾死人。一个部长数落一个科长有什么不敢说的?能得到部长训斥,科长受宠若惊还来不及呢!一个200多亿的富翁数落个开饭馆、开小剧场的,太正常了。那是给他们脸。王思聪还与搜狐对过垒,与京东较过劲,也是因为他们的买卖全在他们家之下。

以上两个解释虽说都有道理,但也是很浅薄。其实,真要仔细探究一下,王思聪的“少年轻狂,口无遮拦”,其实是某种假相。我们可以注意,王思聪从不议论政治,也不议论社会敏感话题,更不招惹“方舟子”这些背景不明的凶险斗士。他所有的“口无遮拦”,都没离开“在商言商”的范围。即使这样,比他们王家大的买卖他也不去议论,如对马云,王思聪从不擅评,因为马云的买卖做的太有气魄了。就是议论,叫劲,也得由他爸出面。王思聪很知趣。

对王思聪,王健林坦言说:“不像完全在中国成长起来的孩子,父辈一句话就言听计从,这是不太可能的。得讲道理,如果道理比他讲的好,他还是听的。”其实,王思聪不涉及政治和中国社会的敏感话题,肯定是听了当爹的训示。凡是在中国能创业发大财的,都奉行一条准则,不掺和政治。多大的商人,也要有自己的本分,王思聪也不敢不守。

近日,王思聪又对姜文的新电影《一步之遥》进行贬评,12月25日王思聪发微博称:“没看过《一步之遥》的童鞋们,恭喜你们…躲过了这一劫。”此言论招致《一步之遥》出品方之一、索尼影视中国区制作及战略开发总经理荻迪的不满。荻迪在接受采访时称王思聪“不是一个不聪明的人,他也看得出这片子就是在说暴发户。”荻迪认为,姜文作品对现实中国有强烈的影射中国的新富阶层,恰为影片的讽刺对象。

对于王思聪“黑”《一步之遥》,贺岁档的各位主创们“震惊”。在剧中饰演“北洋大帅名媛夫人”一角的洪晃回应道:“听说某公子骂《一步之遥》来着,太逗了,武七原型啊。万达投资的电影,他骂!电影里武大帅要建军校,武七骂。”

可以看出,王思聪敢于对姜文的电影说三道四,不过是认为,那不过是一部商业片罢了,数落一下,也还是在“在商言商”的范围。可没想到反而受到许多奚落,说他自己是富人捡骂,武七原型对号入座,让王思聪成了个笑柄。这是怎么搞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涉足到了电影艺术评论范畴,有点偏离“在商言商”的轨道。再有就是姜文是很得民心的导演,他导的电影表面是商业片,其实都有深刻政治寓意,你一个黄口小儿对这种电影轻易开牙,显得不够谨慎。

可王思聪思维第敏捷,也没有在白在民主国家呆,随后晚间王思聪再次发文回应一步之遥的出品方,称“这个年头有钱人连不喜欢一个电影都不行了。呵呵…我就XXX了,电影拍得跟傻X一样还不让人说了?我都懒得去评价你这电影了,赶紧下映别侮辱观众了。  ”但此条微博发出后没过多久王思聪再次发出第二条微博称“建议出品方在电影放映前加一行字  ‘本电影不接受任何差评’  ”。微博发出后引起广大网友热议,网友纷纷转发并调侃留言称:“因为你……好多人都知道‘一步之遥’了  ”其实,王思聪已经转移了论点,从批评一部电影,转移到言论自由上去了,这样自己就有了不败之地。

王思聪的微博言论,虽然很任性,很犀利,也有自己的商业精明和分寸,但不管怎么样,看一些富人被他的犀利弄的原型毕露,人们还是觉得很爽。王思聪虽是富二代,但不淫、不毒、不赌。他说直话、揭真相,常常以普通人的身份出面维权,也算是在传递正能量。中国文化需要年轻人用现代观念不时搅和一下,逼着它进行一些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