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哨兵"王晓军:0.02%的改善,一年的付出
2014年,山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为遏制大气污染加剧势头,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将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的约束性要求”和“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为原则,建立基于空气质量改善的地区间生态补偿机制。
考核制度的调整,对原本自然环境相对较优的滨海城市形成一种“倒逼压力”。这也促使各地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治理、监督力度,并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大气治理成效显著。
12月13日是星期六,但烟台市环保局环境监控中心负责空气质量监测的科长王晓军,仍在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9时15分,他手机上的环境监测定制软件又响了,屏幕提示:烟台市某建筑工地扬尘超标,可吸入颗粒(PM10)恶化程度达到35.1%。王晓军立即将信息反馈给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办公室和负责运营的第三方企业,“综合整治办公室会进行监督,而第三方企业会立即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如果污染属实,那么该停工停工,该整顿整顿,该罚款罚款。”
即将过去的2014年,王晓军的工作格外忙碌。
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烟台长期以生态环境良好闻名,因此外界也有“烟台环保靠天吃饭”的说法。
但这一状况随着省里考核政策的调整出现了变化:以往的环保考核体系侧重于总体状况,新的考核标准更侧重于环境质量改善状况。在新考核办法开始实施的那段时间,烟台的排名并不理想。新形势下,摆在烟台环保人面前的压力可想而知。
作为空气质量监测人员,王晓军工作在环保第一线,他对这种压力的最直接感受就是“监测频率在不断增大”。
“以前有些空气指标可能是按周或月监测,现在基本上每天都在进行。”王晓军说,“特别是在手机上统一安装了定制的监测软件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获知空气质量信息,几个月下来,不时查看监测软件已成为习惯。”
王晓军坦言,“同事们也都明白,就像运动员跳高一样,从1.5米提高到1.8米可能并不难,但突破1.8米之后,每提升1厘米都是巨大挑战。”
五六月份是王晓军最忙的一段时间,他基本就没放过一个囫囵假,经常是吃着午饭就被电话叫到某施工工地监测。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办公室每周都会在媒体上公布一次本周环境违法单位的违法事实和整治意见,并下发督办单。半年时间内,共下达了115处督办单,而原始监测数据大都出自王晓军和同事们之手。“那段日子基本上天天都在工地上啊,监测数据、汇报整改。”初夏时节,一趟跑下来,不换衣服都不行。
不到工地的时候,王晓军也会参加一些中小学生环保科普活动。他经常会被问及两个问题:“烟台环境好不好?”、“烟台环境怎样才能更好?”“第二个问题,别说学生,大人都不一定知道。”王晓军笑。
但他自己却知道答案,“烟台去年12月份二氧化硫浓度为0.056%,经过一年的持续改善后效果明显,现在已降到0.038%。作为一个普通的空气质量监测员,知道自己的努力有收获就很开心了。”王晓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