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优势如何化为发展动力?

21.09.2015  16:08
孟凡利,男,汉族,1965年8月生,山东临沂人。现任山东省烟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市集山、海、岛、河、泉于一体,环境优势得天独厚。围绕推动绿色化发展、建设生态城市,烟台市如何谋划布局,变环境优势为发展动力?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环境质量改善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环保新常态下,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对话人:山东省烟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孟凡利

  采访人:本报记者周雁凌 季英德 董若义

  怎么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科学的开发观和绿色的财富观,将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中国环境报: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烟台如何在发展中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科学论断?如何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孟凡利: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落实中央“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是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真知灼见,深刻体现了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治理经验,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必须深刻领会、铭记在心,并在实践中抓好贯彻落实。烟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更需我们用心把握、积极作为。

  为此,烟台在确定工作思路时,把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作为重点,要求各级各部门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烟台最突出、最响亮的品牌,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生态环境。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拼资源、拼政策的老路子已经走不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福祉,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实践表明,绿水青山会带来金山银山,有了绿水青山就会有金山银山。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科学的开发观和绿色的财富观,更加自觉地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将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向生态要红利,真正实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从哪些方面着手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和海洋污染防治,修复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

  中国环境报:良好生态环境是人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根基。据了解,烟台今年提出要动员各方力量,推动环境质量实现重大改善,打造生态环境品牌城市。对此,您认为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推进?

  孟凡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烟台作为沿海城市,生态环境真实地体现在空气、海洋和每一方水土上,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重大改善,就必须让空气、水、土壤和海洋环境质量一天比一天好。

  首先,群众对空气质量的感受最直观、反响最强烈。国内外经验表明,大气污染可控可治,关键在于齐抓共管。大气污染成因复杂、来源广泛,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防治大气污染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结合烟台实际,我们将抓住燃煤、扬尘和机动车排气3个重点,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使清新空气成为烟台的第一品牌。

  燃煤污染防控重点要抓好“”的问题。按照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计划,严格控制消费上限;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内,坚决取缔分散锅炉,力争年内实现不增反降的历史性转折。城市扬尘对空气污染影响较大,但治理起来见效也快。城管、住建、港航、公安、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对渣土运输车统一封闭改造,解决运输粘带撒漏问题;对码头大宗堆放物进行覆盖或湿化管理;建立一批施工工地扬尘防控示范工程,并在全市推广;推行道路湿法保洁工作方式,抑制道路扬尘污染。机动车污染是典型的“城市病”,烟台组织公安、环保、交通运输等部门对汽车保有量、新增量与城市承载力、交通设施、空气质量等各方面关系进行研究,制定可行措施,有效减少了机动车污染排放。

  其次,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环境要素,既要治好,也要用好。烟台是水资源缺乏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20%,地表水来源主要靠天。经过多年努力,全市水环境质量呈现逐步改善趋势,但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有的河流在部分时段、河段还存在污染问题,污水处理还存有集中能力不足、污水管网不配套、雨污分流比例不高等问题。对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河道及水源地环境整治。

  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必须先行。烟台市编制了《市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确定实施十大类、23项重点工程,并优先加快重点污水处理厂、地下管网等工程建设,加快城乡污水直排口的集中整治,有效提升了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水环境监管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最不完善的地方也在农村。尽管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活动,但一些农村依然存在沿路、沿河以及河道、沟渠内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等问题。对此,烟台将进一步加快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分散化、小型化、简易式污水处理设施,加强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程监管,保证群众饮水安全。

  第三,土壤是污染物的主要受体,其污染具有长期性,必须高度重视。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烟台突出抓好两点:一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近年来,我们在一些县(市)、区开展了农药瓶和地膜有奖回收、以旧换新活动,有的镇村还发动机关干部和村民一起集中收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努力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二是加强工业点源污染治理。重点做好相关地块的土壤修复工作,特别是对变更使用权或开发利用为农用、住宅或公益用地的地块,要求环保等部门提前介入,开展土壤环境调查、环境风险评估,经认定为污染地块的,责令治理达标。

  第四,烟台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09公里,拥有省级以上海洋与渔业保护区31个,因此,海洋环境保护不容忽视。近年来,烟台先后投入16亿元用于海域和海岸的整治修复,海洋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下一步,将加强近岸海域污染治理,统筹做好重点海域、海岸带保护和渔业资源修复养护,强化溢油、赤潮、绿潮、海冰等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和应急处置,把海洋变得更蓝、更清澈。

  第五,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同步实施,最大限度弥补环境缺失。一方面,大力开展城乡造林绿化,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从2008年起,烟台相继开展了3年大造林和3年水系绿化工程。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加快启动实施新一轮城乡造林绿化工程,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另一方面,加快破损山体、滩涂湿地、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治理修复。过去,烟台一些山体因无序开发、乱采乱挖而导致植被破坏严重。为规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规定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地下开采矿山项目,年底前现有矿山达不到最低开采规模的一律关停。同时,坚持“谁审批、谁监管,谁破坏、谁恢复”原则,对破损山体、滩涂湿地、工矿废弃地等区域进行全面治理修复。

  第六,节能减排是刚性指标,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主要采用3项措施:一是严把能评、环评第一道关口,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上马,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县(市)、区,暂停新上项目审批。二是全力推进减排工程项目建设,对照国家和省减排目标责任书的任务目标,倒排工期、全力攻坚,未按期完成的严肃问责。三是明确企业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加快提档升级、转型发展,确保环保达标,减少污染物排放。

  如何推动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瞄准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制造、环境服务、清洁能源3个方向,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名城。

  中国环境报:在新常态下,环境保护日益成为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能否取得成效的观测点、倒逼传统行业调整结构的着力点和以环境需求激发环保市场释放发展新红利的增长点。烟台在实现生态环境重大改善、打造生态环境品牌城市进程中,如何推动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孟凡利:生态问题其实是发展模式问题。节能环保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一个巨大的增长领域。未来,烟台将抓紧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工业向更高形态演进,促进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抓好产业发展不能光靠开会、喊口号,必须按照“抓产业促做大做强”的思路,找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的结合点,同心协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尽快成长为支柱性产业。未来,我们将重点瞄准3个方向用力,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名城。

  第一个方向是大力发展以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2014年9月,国家五部委发布了《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预计到2016年全国环保装备工业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在这方面,烟台的一批企业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此,烟台将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加快发展高效节能锅炉、小型化城镇垃圾处理、大气和水污染治理,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环保装备,同步组建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培育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个方向是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近年来,我国环境服务业年均增速一直保持在30%以上。有市场机构预测,未来二三十年内,环境服务业将迎来综合环境服务业发展的高峰期。烟台将牢牢把握好这一重大机遇,培育和引进一批涵盖环境咨询、环保设备、工程设计产业链各个环节,并能够提供高质量环保服务的产品和环境服务骨干企业,努力推进治污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行服务。

  第三个方向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烟台拥有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资源,尽管都在积极有序地开发,但规模还不是很大。下一步,将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应用,重视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加强核电、风电等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尽快做大规模、增强实力。

  面对新常态,烟台环保工作有哪些新思路?

  ■增强环境市场化意识,坚持问责导向,树立全民环保理念。

  中国环境报:中央在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后,作出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新常态给环境保护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这方面,烟台有哪些改革思路?

  孟凡利:保护生态环境,贵在创新、重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在工作中注重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开阔视野,以改革创新的思路研究解决环保工作新情况、新问题。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必须增强市场意识。现在城乡环境保护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问题,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着力推进环境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这是从“谁污染、谁治理”到“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重大变革。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上级的有关政策,充分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在环保领域率先推出一批PPP项目,积极探索第三方治理途径,切实打开污染治理的市场化大门。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必须坚持问责导向。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明确提出生态环境损害党政同责和终身追责的要求。我们也相继出台《环境保护约谈暂行办法》和《绿色信贷工作管理办法》,与各县(市)、区和责任部门签订了《重点环境问题推进责任书》,对环境发生问题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在金融信贷上予以限制。烟台将进一步加大各项规定的落实力度,强化跟踪督查,严肃责任追究,促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环境生态和资源问题上正确用权和科学决策,更加自觉地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必须树立全民理念。环境保护为了群众,做好环保工作,更要依靠群众。这几年,我们通过网上民声、环保政务微博、污染随手拍、环保开放日等多种形式,畅通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举报投诉渠道,收到了良好效果。未来,将更加注重发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为群众反映问题“点赞”,整治效果接受群众“评判”,做到合民意、顺民心、靠民力,切实打好环境保护的人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