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环境金牌城市!百余城市来烟台投资
【编者按】由中共烟台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市政府新闻办)主办,胶东在线网站承办的2016“避暑胜地·宜居烟台”全国媒体烟台采风行近日启动。2016张裕邀您游烟台——在为期5天的采风行活动中,来自全国20多家媒体的记者,将在市区、莱州市、蓬莱市、海阳市等地采风,体验烟台独特的山海风情,对烟台“宜游、宜居、宜业”等各项资源进行深入了解,依托各自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将“避暑胜地,宜居烟台”传向中国、传向世界。
胶东在线消息 烟台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经济实力雄厚,本土企业众多,叠加了多个国家战略于一身,发展潜力无限,是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
本土企业众多,农工服务业全面发展
烟台的本土企业主要有烟台张裕集团、烟台南山集团、烟台龙大集团、烟台喜旺食品公司、烟台鲁花集团、烟台婴儿乐集团、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烟台银行、烟台冰轮集团等,兼具农业与工业等各个方面。
农业是烟台的优势产业,盛产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樱桃、海参、鲍鱼等农特产品,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近百亿元,农产品和水产品出口分别占全国的1/20和1/10。
工业是烟台的支柱产业,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黄金、现代化工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4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9位,正在大力发展核电装备、高铁装备、航空航天、3D打印、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
服务业正处在全面提升阶段,烟台是中国鲁菜之都、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餐饮、商贸、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日益繁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正在打造医疗健康产业、养老服务产业等方面的典范城市。
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
烟台能源配备充足,全市总装机容量918.9万千瓦,2015年发电量411.9亿千瓦时;年供水总量8.7亿立方米;天然气设计供气能力30亿方。人力资源丰富。现有普通高校15所,中等职业学校63所,在校生35万人,可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创新要素集中。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8家、企业技术中心106家,是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国际环境仿真。烟台设有5395家医疗卫生机构,烟台韩国学校、华圣外国人学校等多所国际学校。随处可见的中英日韩文路标、外国人社区、超市等,极大提升了外国投资者生活的便利。营商环境优越。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对外商投资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正在加快建设烟台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等项目,努力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
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来烟投资
烟台是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烟台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开放助推了烟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截至2015年底,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烟投资1.3万多个项目,实际利用外资超过300亿美元。近百家世界500强进驻烟台,直接培育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两大支柱产业。
开放使“烟台制造”行销全球。与全球20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2015年烟台对外贸易额494亿美元,占山东省的20.3%。400多家烟台企业在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开放推动崛起了一批重点区域板块。现有国家级经济园区5个、省级园区10个,烟台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列全国第6。
2015年,15家省级以上园区以管辖的全市10%的土地,创造了全市57.1%的地方财政收入、68.5%的GDP、77.6%的实际使用外资和83.4%的外贸进出口。开放使烟台对外合作交流步伐明显加快。与14个国家的24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城市关系,78位国际友人获得“烟台荣誉市民”称号。先后成功承办多项APEC重大经贸活动,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已成为行业盛会。
叠加多个国家战略于一身,发展潜力无限
蓝黄发展战略。烟台是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正在加快推进“四区一岛”建设,致力于打造中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一带一路”战略。烟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2015年被列为“一带一路”海上重要节点城市。截至2015年底,共有35个沿线国家在烟投资672个项目,实际使用外资17.5亿美元;与64个沿线国家均有贸易往来;烟台企业累计在27个沿线国家投资127个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6.1亿美元。
中韩自贸区战略。烟台从2014年下半年起,提出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构想,并迅速启动相关工作。去年10月31日,在李克强总理和朴槿惠总统的见证下,中国商务部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签署《关于共建中韩产业园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韩(烟台)产业园正式上升为中韩两国共建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