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上的“卍”纹图案
“卍”音“万”,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在中国境内出现“卍”形字符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000多年的马家窑文化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卍”形字符在各个领域的流行和使用变得普遍了,陶器、铜器、织锦、镂空门窗上比比皆是这种字符。“卍”字符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它象征着汇集思想的心脏,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卍”字符在藏族佛教中是代表太阳的符号,太阳神是苯教最大的神灵之一,因此宗教图案“卍”字符在藏族服饰上的运用非常频繁。
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明清时期,卍字符作为吉祥纹饰进入到鼎盛时期,其结构变化和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如以数个卍字符组成的纹饰,寓意延绵不断和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被广泛应用于服饰、建筑、瓷器等生活用品的装饰纹样上。卍字符与龙纹或与“寿”字、蝙蝠纹、如意纹、云纹等相组合,寓意万福万寿、万事如意。卍字符出现于梅花的中心,梅花为五瓣,民间用其代表五福:福、禄、寿、喜、才。卍字符与寿字图案组合,形成的“团寿”图案,意为万寿无疆。镇江博物馆藏有一些明清时期的卍字纹碗,今介绍两件如下:
如图1所示是明天启青花龟寿纹碗,高6.1厘米,口径11.5厘米,足径5.2厘米,撇口,深腹,圈足;腹部绘龟趺“寿”字,间以卍字符与仙鹤纹。卍字符与寿字图案的组合,有万寿无疆之意。其卍字纹起到了烘托寿字纹的作用,使得画面不失呆板。
再如图2所示的这只清光绪款“江山万代”纹碗,高6.7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4.6厘米。圆唇,深腹,圈足,足内有“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碗腹部绘“卍”字符,在“卍”字符中间有一绶带穿过,与“卍”字符左右相连纵横伸延,称“万字锦”、“长脚万字”,有绵延不断的含义,近足处绘海水纹,意为江山万代。卍字纹在明清时期承受着佛教和吉祥寓意的双重身份,综合了各种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或纹样,运用谐音,构成了一种赋有吉祥寓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