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事业不甜了

06.08.2016  00:05

老井叫井洪秀,巨野县董官屯镇陈庄村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养蜂。干了一辈子的“甜蜜”事业,现在却不得不离开,老井心里很苦,但又没有别的办法。“生产成熟蜜除了能够保证蜂蜜安全和提高蜂产品质量外,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减轻蜂农劳动强度。

  今年62岁的蜂农老井“失业”了,原因是,被市场逼的。
  老井叫井洪秀,巨野县董官屯镇陈庄村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养蜂。
  干了一辈子的“甜蜜”事业,现在却不得不离开,老井心里很苦,但又没有别的办法。老井说:“我16岁开始养蜂,酿了一辈子真蜂蜜,现在让我再卖假的,我干不出来这事。
  老井脾气很倔,他认为蜂蜜行业已经病入膏肓,养蜂业真的快后继无人了,“收购商使劲压低价格,假蜂蜜泛滥,真蜂蜜卖不动,没人愿意干这行了。
  市场上的假蜂蜜真的像老井说的泛滥成灾吗?养蜂业又怎么会后继无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全省几个比较大的养蜂地区,采访了行业专家,同时联系了四川等地的合作社了解相关情况。
现状:养蜂业陷“后继无人”窘境
  济南市南部山区和长清区一带曾是洋槐蜜的蜜源地,但是近几年,当地蜂农却不得不前往菏泽、济宁等地采蜜。长清区昕纯养蜂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元涛告诉记者,这和当地花树减少,蜂农改行有很大关系。
  “合作社蜂农最多时有近180名,现在还剩下不到100名,改行的蜂农大部分回家种果树去了。”高元涛认为,蜂农减少会由量变到质变,未来将会对整个产业造成严重打击。
  遭遇相同问题的还有巨野县归农养蜂专业合作联合社。2014年,该联合社在全国范围内有近1000余名蜂农,不过今年联合社的统计数据显示,蜂农还剩700余名,比前年少了300人。
  据2014年调查统计,我国一线养蜂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已上升到50.7岁,其中一半以上都是50岁以上,30岁以下的养蜂人员不足3%。而养蜂行业当前的现状可能比2014年的调查更为严重,养蜂行业即将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胥保华认为,造成蜂农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不法商家低价恶性竞争,通过压低成本掺假造假,致使蜂蜜价格不断走低。低价竞争使产品质量越来越差的同时,许多蜂农逼不得已选择转行。
  胥保华解释,目前养蜂业已陷入“恶性循环”模式中,即:生产企业迎合市场压低价格;收购商中间环节压榨养蜂者;养蜂者为了生计,生产劣质蜂蜜。
揭秘:市场多是水蜜、“标准蜜
  记者在国家统计局官网上看到,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蜂蜜总产量为24.6万吨,2014年我国蜂蜜总产量为46.82万吨,十余年的时间,总产量几乎翻了一番。
  在蜂蜜市场的快速增长中,究竟有多少是蜜蜂的功劳,记者不得而知。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天缘养蜂合作社理事长杨刚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蜂蜜大多分三种,一种是糖浆勾兑制成的“标准蜜”,虽符合国标但是假蜜,成本在3元左右,市场占有率较大;其次是水蜜,采购价多在10元左右,市场占有率最大;第三种是真正的成熟蜜,市场占有率小。
  什么叫水蜜呢?顾名思义含水量大。“现在流动赶花期的养蜂人,在割蜜期为了能让蜜蜂多采蜜,在蜂巢没有封盖的情况下就开始割蜜。这样的蜜含水量大,波美度低,经过后续加工,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营养。”杨刚说。
  山东省蜂业中心副会长姜凤涛介绍,现在很多人买到蜂蜜后,都习惯用筷子挑蜂蜜,认为能拉成长丝,才是好蜂蜜,其实这种观念完全是错误的。“通过特殊工艺脱水的蜂蜜,含水量可达9%以下,拉长丝根本不是问题。
  姜凤涛表示,有些假蜂蜜还可以做到味觉上的相似,比如枣花蜜,通过添加某种食用甜色素就可以做到。更高端的假蜂蜜甚至可以让辨别蜂蜜的折光仪器失灵。
  “蜂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出现在产品收、交、销售的关键链条点上。”姜凤涛认为,消费者对蜂产品知识的了解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行业的乱象丛生。
对策:蜂蜜产业亟需转型升级
  蜂农的日子不好过,蜂产品生产品牌大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山东英特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思俊表示,由于违法成本低,收益大,小作坊和小企业在行业乱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我国蜂蜜企业想要持续性发展,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以成熟蜜生产为重心,重塑蜂业市场品牌。”郭思俊说,蜂蜜真假关乎整个行业兴衰,近年来,他们多次在全国呼吁,要求蜂产品企业积极行动起来,以蜂产品质量安全为重,自觉生产成熟蜂蜜,净化国内蜂产品市场。
  “生产成熟蜜除了能够保证蜂蜜安全和提高蜂产品质量外,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减轻蜂农劳动强度。”姜凤涛认为,当务之急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成熟的蜂蜜官方标准,完善成熟蜂蜜生产标准体系,同时加强对蜂蜜生产经营的监管力度。
机制:光有标准还不行
  记者从中国养蜂协会了解到,中国蜂蜜标准体系分两大模块,一是安全卫生体系,二是产品质量体系,两者的分布时间为2003年和2005年。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两大体系只有产品质量体系在2011年更新过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行业现状。
  “国标把重点内容放在了食品卫生安全方面,但这与蜂蜜真不真毫无关联,没能在维护蜂农利益上实现突破。”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宋心仿介绍,想要真正实现市场有序化,首先要保证蜂农们的利益,只有这样,蜂蜜国标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徐琳告诉记者,假蜂蜜涉及很多社会问题,仅仅完善标准还不够,还需建立长效机制,对危害市场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惩。
  徐琳表示,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要改变养蜂业这种格局需要多方努力。具体执行标准如何,希望相关从业者能从大局出发,以产业振兴为主要目的,制定一个维护各方利益的新国标。

 

莫让蜂蜜成为下一个“奶粉” 农村大众报评论员 张超

 


  2008年,“毒奶粉”事件揭开了我国乳制品行业的种种“行业潜规则”,事件波及伊利、蒙牛、三鹿等行业巨头,三聚氰胺这个晦涩的科学名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
  国家为此修订了乳制品的检测标准,乳企也在销量重挫之后努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如今,面对蜂蜜行业的乱象,让人禁不住会问,蜂蜜会成为下一个“奶粉”吗?
  与牛奶相似的是,蜂蜜食用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与2008年之前的乳制品行业更为相似的是,市场上,满足国家标准的各种添加剂勾兑的“假蜂蜜”大行其道,真正的好蜂蜜因为成本高、售价高几乎快要被市场淘汰。大大小小的企业或为了生存,或为了利益,不得不保持缄默,出售着那些几乎没有任何营养的“蜂蜜”。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消费者难以鉴别真假,国家标准远远追不上造假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下,两瓶看起来一模一样的产品,便宜的那瓶自然更受欢迎。恶性循环,越来越多的商家只能追随着造假者的脚步,防止被市场淘汰。而那些坚持做成熟蜜的企业除了可以出口欧盟等地外,在国内市场却一筹莫展。
  这样下去,难道我们真的只能出国才能买到在中国生产的真蜂蜜吗?
  与乳制品行业不同的是,奶农的生存环境要远远好于蜂农。蜜蜂与奶牛不同,不能在一个地方长期圈养,必须要跟着花期走,一年四季不停流浪。蜂农,这是一个听起来浪漫实则艰辛之极的职业。
  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做勾兑蜜的不需要收购蜂蜜,做水蜜的又拼命压低蜂蜜收购价格,蜂农收入日益微薄,蜂群也因为取蜜过于频繁,健康受到很大影响。据调查,蜂农数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减少,而且基本上没有新人加入这个行业。蜂农,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关注蜂农的生存状况,给予必要的补贴,应该成为整个行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做的工作之一。
  只要下决心,奶粉能治,蜂蜜就能治。一方面国际上早就有通行的先进标准和检测方法,引进推行,让假蜂蜜无所遁形;另一方面建立行业黑名单,及时曝光,一旦查出,永久禁入。两方面一起入手,相信不用多久,行业的气象就会为之一变。但是如果为了保护国内现有的企业,对行业乱象遮遮掩掩,甚至充耳不闻,任由其发展,蜂蜜恐怕很快就会成为下一个“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