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出组合拳 总体方案近期发布
昨天,国新办就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举办发布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员、联络员杨伟民介绍,中央已审议通过有关生态文明改革的“1+6”组合方案,总体方案全文将很快发布。另外,大部制改革或在换届时启动。
据介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分10个部分,共56条,其中47条是改革任务和举措,提出了建立健全八项制度,是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八项制度包括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配套一:
环境保护督查方案
省部级干部近期退出领导岗位
可担任督查组长
方案中规定,督查工作将以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组的组织形式,对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并下沉至部分地市级党委政府部门。督查组长由现职或近期退出领导岗位的省部级干部担任,副组长由环保部现职副部级干部担任。
环保部副部长翟青透露,督查结束后重大问题要向中央报告,督查结果要向中央组织部移交移送,这些结果作为被督查对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任免的重要依据。
“这项工作今年按照方案要求先搞试点,明年开始要全面推开。”他介绍,环保部会按程序向纪检监察部门移送的主要包括以下6种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情形: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环境质量明显恶化、国家下达的任务没有完成,以及领导干部在环境保护方面不作为、乱作为,甚至于失职、渎职的,滥用权力的。
根据上述方案,督查的内容包括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情况、环境保护责任的落实情况等三个方面。
翟青还透露,方案明确督查报告、地方整改方案、地方整改落实情况都要向社会公开,并且明确要在中央主要媒体及被督查地方省级主要媒体上公开。
配套二: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
土地、林木、水资源
都在核算范围内
根据自然资源保护和管控现实需要,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林木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存量利用情况及其变化,耕地和草地质量等级分布及其变化。林木资源资产负债表包括天然林、人工林、其他林木的蓄积量和单位面积蓄积量。水资源资产负债表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情况,水资源质量等级分布及其变化。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可探索编制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
负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是:期初存量加上本期增量减去本期减少量等于期末存量。核算期间自然资源增减变化主要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由于自然属性差别较大,与经济体的关系不尽相同,所以按照自然资源变动的因素,依据行政记录和统计调查监测资料,建立自然资源增减变化统计台账,填报相关指标。
目前根据自然资源的代表性和有关工作基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浙江省湖州市、湖南省娄底市、贵州省赤水市、陕西省延安市开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工作。
试点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到2016年12月底结束。根据试点经验,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基础上,国家统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等制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
配套三: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审计报告将报送中组部、中纪委
涉嫌犯罪移交司法
审计署副审计长陈尘肇介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主要是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后区域内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变动的情况进行审计,重要环境保护领域需要重点审计。
他指出,审计要以负债表为参考,客观分析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是客观原因,哪些是主观原因。
陈尘肇表示,“对人为因素造成自然资源资产数量减少的、质量下降的、环境恶化的、污染比较严重的这些问题,要实事求是地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
据介绍,审计结果将对落实责任、问责追责,对干部的使用、任免和奖惩,提供重要依据或者基础,“我们会将报告送给干部管理部门,如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将会给中组部、中纪委等,如果涉嫌犯罪的,还要移交司法机关。”
此项试点大致分为3个阶段。今年是启动年,明年扩大试点范围,审计署将统一组织指导部分地方审计机关开展审计试点。
2017年全面开展试点审计,制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规定》。
从2018年开始,各级审计机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受组织部门委托开展离任审计,形成经常性审计制度。
配套四: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试点方案
不包括生态造成的
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方案明确,仅适用于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导致的生态环境要素及功能的损害,即生态环境本身的损害。涉及人身伤害、个人和集体财产损失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不适用。
方案提出了8项内容,包括确定赔偿范围、明确赔偿义务人、确定赔偿权利人、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机制、完善相关诉讼规则、加强赔偿和修复的执行与监督,规范鉴定评估,提供资金保障。
根据计划,2015年到2017年选择部分省市开展试点工作,2018年在全国实行,到2020年初步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长期以来,对企业违法排污导致生态环境损害的情形,仅能采取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手段,即便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增加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措施,强化了行政手段,但不能使企业承担损害赔偿的应有责任。
新增的环境公益诉讼等司法手段弥补了行政手段的不足,但在损害赔偿诉讼主体、赔偿范围、具体实施等方面仍然存在制度缺失。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的核心是“有价”。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使用者就必须付费,所有者必须收费,才能够真正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理论上的基础。
揭秘
生态改革为何由中财办牵头?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什么是中财办牵头?
杨伟民解释,这次制订方案是由中财办牵头,会同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等12个部门组成一个起草组,各个部门通过激烈讨论、辩论最终达成共识。
之所以由中财办牵头,是因为此次改革涉及10个方面整合统一的改革,“可能要触及某些部门的利益和‘奶酪’,让这个部门自己给自己动手术,刀很难下去,下去以后恐怕也不一定能切到位。”另外,也有如污水防治等由多个部门管,“让谁牵头都不好办。”
“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为了提高改革质量,我们组成了跨部门小组共同做,有利于提高改革方案的质量。”他说,中财办作为专项小组牵头单位,可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不同的意见,“该切就要切,该整就要整”。
杨伟民还首次透露了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的成员构成。
据他介绍,专项小组组长是中财办主任刘鹤,副组长是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和环保部部长,由于周生贤今年年初卸任环保部长,陈吉宁接任,现在正在办手续由陈吉宁担任副组长职务。
对于大部制改革,杨伟民表示,“整合统一”是此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设计重点。
他说,在生态文明领域、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很多制度、法律,数量不少,但却存在体制机制上的“九龙治水”问题,“这肯定会意味着一些机构职责要做必要的调整”。
他还透露了大部制改革的时间,“大家也都知道,机构调整一般来讲是在换届的时候进行,只要方向明确了,今后有关部门会按照改革提出的方向和要求去推动部门之间职责和机构的相应调整。”(来源 北京青年报 记者 周宇 邹春霞)
原标题【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出组合拳 总体方案近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