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生态】黄河口处鸟与人 北归南渡又一春

08.04.2016  19:05

    如果用色彩来形容此刻黄河三角洲的春天,那就是苍茫枯黄中夹杂着点点翠绿。顺着护鸟人冯广海手指的方向,清澈的黄河水汩汩东流入海,芦苇荡层层不见边际,风吹草偃间柽柳枝新芽隐约,翅碱蓬从河滩逆生而来。

  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既是黄河绵延千里汇入渤海的黄蓝交汇之地,也形成东亚候鸟迁徙线路的“中转站”。今年,30余万只候鸟刚刚结束越冬,从这里开始北归南渡的春之旅,而在这片世外之地默默守护着它们的,是一批不辞辛苦兢兢业业的护鸟人。

   东方白鹳的“全职保姆”

  一个卡片照相机,两幅GPS定位仪,两幅望远镜,一本笔记本,这些就是冯广海在黄河口湿地日常巡护监测的装备。

  面色黝黑、精壮结实的冯广海已年近半百,现任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副站长的他,从1997年开始,每天的工作就是为这片三角洲的候鸟、草木等生灵护航。

  “我们设计了五条巡护监测路线,我的工作就是每天走一条线路,在不同地点观察鸟类的数量、种类,进行拍照、记录,清除外来干扰因素,并且预防火灾。”粗犷的冯广海跟记者聊天显得些许拘谨,一句话就把辛苦的工作概括完了。

  其实,整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十分广袤,面积相当于21万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而冯广海所在的大汶流管理站是3个管理站之一。每天他都要和同事乘皮卡进行巡护,走一圈下来就是一天。

  这一天,冯广海最重要的工作是给东方白鹳幼鸟进行环志,以记录候鸟迁徙习性,提供科研数据。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目前全球数量已不足2500只,而仅在黄河三角洲湿地,就已经产下超过750只幼鸟,这里被称为“东方白鹳之乡”。每年春季,成鸟都会来此繁育。

  为了让这种性格凶悍的大鸟更方便地繁育,冯广海和同事们筑起人工招引巢,并在巢周边200米内放置好采集的一米多长柽柳枝用作巢材。“东方白鹳每年风吹日晒地筑巢很辛苦,就为他们提前准备好了材料。”

  今年春季,大汶流保护站发现东方白鹳成功搭建51巢,诞下后代的东方白鹳要到5月,才将继续它们飞往内蒙古的北归旅程。

  博士护鸟人

  除了像冯广海这样黄河口“土生土长”的护鸟人,同车一起进行巡护的还有一位年轻的博士。

  36岁的王安东是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学博士,两年前自愿来到保护区成为一位护鸟人。

  “在保护区工作可遇不可求,虽然工作辛苦,但是看到眼前风景就心情舒畅。”

  前年冬季的一次巡护中,一只五六厘米的黄色小鸟紧跟着王安东的皮卡车,车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之后在湿地不同地点反复对照之后,最终确定这就是国家“三有”动物蒙古百灵,当时在山东省内尚属第一次发现。像这种发现新物种的乐趣,也是护鸟人日常平淡工作中的兴奋点。

  站在湿地堤岸边,身旁芦苇、荻、翅碱蓬已经重新发芽,在护鸟人眼中,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是整个湿地生态恢复最关键的时期。除了保护候鸟、留鸟的生活环境,水位需要及时控制,植被长势也要随时关注。

  王安东说,虽然黄河三角洲以鸟类为名片,但这里鸟类昆虫植被地质等可供科研的资源很多。目前,他正在从事鸟类迁徙繁殖、种群分布、鱼类多样性保护的数据收集,像他这样的博士护鸟人大有可为。

   日夜守护却乐此不疲

  “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绿柳才黄半未匀。”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副站长张树岩这样形容黄河三角洲的春天。

  刚刚结束巡护的护鸟人毕正刚告诉记者当天涉水到黄河口的成果:水中的芦苇已经到了7到8公分,当天80公里行程中,他还看到了4只野生鸳鸯、2只丹顶鹤、2只小天鹅和52只鹭鸶。

  “全球仅剩2000只的丹顶鹤有137只在这里越冬,总数仅有5万只的灰鹤有2500只出现。”20年前,在保护区停驻的鸟种只有170余种,这个数字目前已经更新至368种。

  为了保护好鸟类的繁育和自然生态,护鸟人不仅白天进行巡护,夜晚也轮流值班。

  “18:30到23:00,我们安排人员蹲守出入路口,另有一辆巡护车在保护区内24小时巡查,此外新安装的视频监控也已经运行。”毕正刚说。

  说起来,像他这样普通的护鸟人每月的工资只有3500元。“收入不高,工作很累,但很有意义,能保护好环境,让鸟与人和谐共存,十分开心。”

  护鸟人张树岩告诉记者,护鸟20多年也没感觉枯燥,不同时节有不同意境,更重要的是,能给子孙后代留一片净土。(记者 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