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灰干燥剂遇水放热有危险 应远离儿童(图)
14.01.2015 01:14
本文来源: 半岛网
日前,一则“零食 干燥剂 遇水爆炸”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广泛传播,文章中称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中的干燥剂准备放入水中吹泡泡,结果就在干燥剂遇水的那一刻发生爆炸,脸和眼睛均被烧伤。干燥剂难道已经变身为“炸弹”?12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干燥剂作为一种有效吸附水分的物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薯片、瓜子等零食及衣服、鞋帽中。12日,记者在市区一商场内看到,零食中的干燥剂包装袋有大有小,甚至还有两袋干燥剂。然而,多数干燥剂却都是外文标识,且无成分标注。
在一袋沙琪玛包装袋中,有一包方便面调料包大小的干燥剂,单是语言说明便有4种,其中中文标注为“干燥剂”,并标注了“不可食用”注意事项,对于具体成分却无标注。在另一袋瓜子中的干燥剂外包装上除了“Donoteat”外,再无其他有效信息。
深圳市一从事干燥剂加工销售的李经理介绍,目前市面上的干燥剂主要分为 生石灰 干燥剂、硅胶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及活性炭干燥剂等,比较常见的为前两者。对于干燥剂使用量问题,李经理表示使用量并无强制要求,“大包装食品可以放两小袋干燥剂,小包装可以少放。”对于干燥剂外包装说明,李经理表示目前并无正式规定要求,但根据客户要求,一般会在外包装上标注“不可食用”、“远离 儿童 ”等警示字样。
干燥剂外包装有效信息不完整
生石灰干燥剂遇水 放热 危险系数高
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验中心副教授李宝惠介绍,与其他几类干燥剂相比,生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遇水后会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释放大量热量。对于是否会发生微信朋友圈中所提及的“爆炸”,李教授表示要看具体情况如何。
本文来源: 半岛网
14.01.2015 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