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市场不对称的解析
当前农产品市场,根据经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诸如粮棉油糖之类的大宗农产品,另一种是如瓜果肉菜之类的生鲜农产品。大宗农产品由于产品相对标准化程度高,耐贮藏,在某种意义上具备工业品属性,因此市场波动往往也相对较为稳定;生鲜农产品相对标准化程度低,不耐贮藏,市场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尽管在整体上也呈现出周期运行的规律,但是部分产品在局部时间更容易出现大幅度波动,比如今夏张北蔬菜滞销之类的新闻屡见报端,与此同时,城市消费者在超市、集贸市场等却往往购买高价蔬菜。很多人将产销之间的不对称现象归咎于流通环节,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生鲜农产品市场不对称的构成原因。
多样化偏好
对于中国人而言,食物的来源和品种多样是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甚至在某些地方,至今仍然有食用野生动物的习惯,这一点也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从生鲜食品来说,仅以蔬菜中的食用菌为例,我认识的就有十几种,但是有一次去了云南,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孤陋寡闻。对于如此多样的品种,如此多的消费者,如此多的生产者,在一个比较静态的市场出清区间中,要将这么多品种的生产与消费进行一个有效的匹配,不仅在现有的信息条件下不可能实现,即使在未来大数据的条件下也十分困难。如果放宽到动态条件下,考虑到生产周期的时滞效应,那么构成新的更高维的市场数据匹配则是难上加难。
由于我们吃的太杂,所以生鲜农产品市场很难进行十分有效的供需匹配,这一点在大宗农产品市场上并不存在。以粮食为例,可供选择的谷物品种较为有限,水稻、小麦更是几乎均质的,不存在多样化选择的问题,同时还有大规模的库存可以进行调节。实际上,根据历史经验,中国的粮食供需平衡是可控的:水稻小麦的供需相对稳定,玉米的消费量迅速增长,即便如此,其增速也是大致可知的。但是,蔬菜的信息就是完全不可控的,不仅消费不可控,连生产也不可能。由此可知,粮食市场的信息相对充分,加之库存调节,所以市场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反之,生鲜农产品市场中,信息很难充分,因此市场匹配非常困难,这也埋下了生鲜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以及供需不对称的种子。
最后一公里
因为中国人的杂食性,所以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必须要有大量的品种可选,这也导致了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想了很多办法,例如商务部门主导的“农超对接”,的确,农超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但是有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目前大型超市大致可以提供几十种的生鲜可选,但是对于挑剔的城市消费者而言,可选的仍然太少,因为菜市场一般至少会提供上百种的选择,而且更加新鲜。农超对接只能从具体产品上解决局部地区的问题,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鲜农产品最终消费的问题。
因为消费者需要多样化的选择,因此从终端消费的角度来说,决定了最终的销售模式一定是劳动密集型的,毕竟不可能一家超市解决方圆几平方公里的生鲜食品问题,菜市场和社区菜店才是生鲜农产品销售的主导。由此可知,正是星罗棋布的密集菜市场才解决了生鲜农产品的终端销售,而这种密集的终端模式一定是劳动密集型的,在全社会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今天,生鲜农产品终端销售的成本必然提高,这也意味着:城市消费者一定要接受一个高企的消费价格,当然,如果为了省钱,也可以去城郊购买相对廉价新鲜农产品,是否具有经济性则需要进一步权衡。
小而全
由于选择的多样性导致了生鲜农产品终端销售的劳动密集,进而也导致了每一个终端都是“小而全”。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菜市场,每一个摊位都会经营若干种蔬果,少则十来种,多则几十种,但是任何一种产品的销售规模都不会很大。通常来说,一个菜市场覆盖的范围最多周边的几个社区,消费人群相对固定,任何盲目扩大规模的经营行为都无异于自杀。在以菜市场为代表的生鲜终端消费系统中,由于个体销售规模相对较小,加之劳动力成本增长,而农产品相对价格较低,势必导致一个很高的终端加价。举例而言,黄山风景区的一个挑夫,一天可以将100瓶矿泉水从山脚挑到山顶,假设山脚下矿泉是是2元每瓶,他一天的工资是200元,那么运到山顶的矿泉水成本就翻了一倍;但是如果挑夫将同样重量的黄金挑到山顶,那么山顶的黄金价格也不会和山脚下有太大差别。
生鲜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劳动力成本来说本来就较低,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食品支出相对于工资水平进一步下降,这也决定了生鲜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劳动力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无疑的,这将进一步加剧生鲜农产品在终端更高加价的情形。
菜烂在地里
从消费者选择入手,对生鲜终端销售的加价问题应当十分明确了;而另一个问题,就是当城市消费者面临一个很高加价的同时,为什么总有那么多“菜烂在地里”的新闻。这里涉及到两个核心问题:
第一仍然与消费者选择有关。“菜烂在地里”的现象是农业生产能力提高之后,人们拥有更多选择自由的必然前提,在计划经济时代,供给相对不足,是不可能出现这一现象的。
第二则是跟生鲜农产品自身特点有关。与粮油一次收获、全年消费不同的是,生鲜农产品保鲜时间短,大量上市之后很难在短期内获得相应的需求,因此只能通过竞相降价来谋求市场出清。试想,当北京近郊的黄瓜价格降到张家口到北京的运费之后,张家口的黄瓜基本上就要烂在地里,毕竟张家口本地的消费能力有限,而此时全国其他地方的黄瓜也都泛滥成灾。
更要命的是,当前生鲜农产品的往复运输已是常态,意即张家口卖到北京的黄瓜,往往先运到寿光,然后再从寿光折回北京,这样一来,北京的黄瓜价格只要低到往复运输的路费加上采摘的人工成本,这也意味着“菜烂在地里”的门槛越来越低,本来北京市场的黄瓜每斤5毛的时候,张家口的黄瓜才烂在地里,现在当北京价格每斤1元时张家口的黄瓜都要烂在地里了。
结语与新发展
生鲜农产品市场的价格非对称,其核心在于消费的多元性使得信息难以充分,在特定时期对于部分产品而言,市场机制并不能有效匹配供需,导致市场价格的非对称,当然这里也有生鲜农产品自身特点的原因。
但是,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菜烂在地里的情况尽管媒体大量报道,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并非主流。至少在流通环节已经形成了大量的专业经纪人,这些专业经纪人对具体品种的生鲜农产品市场起到了较为重要的稳定作用。例如,有专业的番茄经纪人,每年从南到北经营番茄,一年有8个月时间售贩番茄,对全国番茄市场了如指掌,也集合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规模化农业的快速崛起也使得零散的市场信息日渐聚合,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使得传统过于分散的信息逐步集中,使得市场匹配供需的有效性逐步增强。可以确定的是,在未来,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食物消费趋向稳定之后,供需信息更加充分,尽管生鲜农产品价格的非对称性仍然存在,但是“菜烂在地里”的现象最终会消失。
再进一步,随着当前生鲜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匹配的问题,特别是高端的生鲜农产品。但是受到物流成本的制约,按照现有的生鲜电商模式,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核心问题,将来的出路一定是O2O融合发展,即生鲜电商融合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或者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触电,毕竟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传统的流通渠道仍然是效率最高的。也许有一天,淘宝会彻底打垮万达,但是对于生鲜而言,电商只能和传统渠道相互融合,进一步降低终端销售的成本,从而彻底解决生鲜农产品的市场非对称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