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电影传播“生态梦”(图)
迷失的家园
7月的世界人口日刚刚过去,9月又将迎来世界清洁地球日和世界保护臭氧层日,一个个环境主题日提醒着人们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人都想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人人都有一个“生态梦”。然而,生态梦的实现,不只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努力,更离不开老百姓生态意识的提高。在众多宣传教育方式中,微电影作为一种制作门槛低、传播载体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可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老百姓的生态意识,不失为传播“生态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题材选取要抱有“大生态”的胸怀
微片长,是微电影“微”之核心要义之一。时长较短,但内涵却不能打折扣,这正是微电影“高影一等”的关键所在。但当前的微电影,质量上乘者尚不多见,很多微电影题材单一、内容老套,这在生态微电影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从主题来看,《伽马射线》聚焦核辐射,《习惯爱》将镜头对准垃圾分类,《母亲河》讲述垃圾围村与河流污染的遭遇,《迷失的家园》《假如你是我》《巴斯的草原》关涉野生动物,《呼吸》《红苹果》《榕树下的约定》关注治污减霾……环保主题所涉及的领域虽然并不单一,但多集中于大气破坏、河流污染、森林滥伐、野生动物灭绝等几个热门题材,相对雷同的选题削弱了电影的感染力。
在日新月异的大众传媒面前,“内容为王”是微电影打动观众最有效的利器。微电影在形式上跟传统影片相比劣势明显,而生态微电影受“生态”主旨的约束,艺术上就更不具备优势,所以必须另辟蹊径,以小见大,通过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和挖掘,具备比较深刻的内涵性,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才能化劣势为优势。从生态的角度来说,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存在价值,即使是那些在我们看来非常卑微甚至有些丑陋的事物,也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和参与正是生态系统能恒久的重要原因,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甚至赞美。所以,创作者要有“大生态”的胸怀,更需要“零死角”的眼光,将题材选择延伸到大气、水体、土壤、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
制式短小也可承载深刻主题
微电影制式短小,颇能契合广大受众“即时消费”的诉求,也更容易满足传播上的“碎片化”需求。但适应性强,并不表示它容易驾驭。所谓长文好作,短诗难赋。在当今这个泛娱乐化时代,微电影必须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这需要创作者在微短的片长中用跌宕的剧情、丰满的人物演绎相对完整的故事,借助有限的镜头鲜明有力地阐释深刻的主题,并尽可能地实现与观众的良好互动,这对创作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节起承转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诸如制造悬疑、设置伏笔、抖开包袱这样的“底料”有时候比拥有明星主角更具穿透力。
综观眼下相对成功的生态微电影,在艺术上都具备某种独到之处。《爱归河处》用爱情故事诠释环保主题,讲述一对离别多年的恋人重逢,因环保理念的不同再次发生冲突。原本见证他们爱情的清澈河流肮脏不堪,而昔日男友开办的工厂正是罪魁祸首之一。他们还能走到一起吗?河流还能清澈吗?悬念让观众心理随着主角的遭遇变化,接受环保理念。《让我们一起污染环境吧》反其道而行之,大张旗鼓地号召大家一起污染环境,将污染环境的结果进行反讽式的美化,风趣幽默,发人深省。《随家而逝》借助全景式视角讲述一群无家可归的浪人在远离家园的星球上,将对地球的回忆化为歌声,唱出心中的无奈:无家可归者是我的名字。曾是家的地方哪里去了?看似不经意的发问,内涵却是何等辛酸与苦涩?《习惯爱》的男主角为“垃圾围城”设计解决方案,而自己家却邋遢得无以复加,不堪忍受的妻子决定离开他,工作压力也使其噩梦连连,男主角最终精彩蜕变,用行动证明解决垃圾围城,并不需要投资几十亿美金升级改造垃圾车,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引导百姓实施垃圾分类投放。
环保主题要用真情实感传达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传播意义上说,电影本身就是一门情感艺术。情感是影像传播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子,既是影片中人物形象的生命,也是观众产生共鸣的基础。创作者的艺术观念和人生价值观需要尽可能地以激发观众情感反应的方式来表达。生态微电影基于其主旋律的主题叙事,在情感召唤方面有时比较稚气,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态主题的感染力。所以,创作者要善于找准一个亲切的切入点,运用多种方式以情动人,在超越感性认同的浅层体验之后,导向更加深层的生态情怀共鸣召唤的境界。
《爱归河处》虽然是用爱情故事诠释环保主题,但影片取景的亲切性可圈可点,南大街、东浦桥、胜利塘等乐清人熟悉的地方被一一摄入镜头中,一股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大大地增添了影片的情感砝码。《假如你是我》着力于表达反对虐杀动物的公益宗旨,镜头下阔太、千金们身着皮草华服,光鲜亮丽地出席聚会,而镜头一转,她们被锁进了地下室肮脏狭小的笼子中,等待动物们的宰割。还好,这只是一个噩梦!但片尾的告白让我们不能平静:“一件皮草,千针万痛!”“爱我,就别穿我!”真诚的呼告让观众陷入深沉的思考。《勾勾手,我们的七里河》动情地讲述了一个真实而充满悬念的故事:两个青春年少的男女学生被一个守护河流三十年的李老汉所感染,不顾老师、同学惊讶猜疑的目光,用实际行动擦拭着城市的肌肤。影片在重重悬念中诠释着他们纯真的同学情谊和朴素的护绿情愫,令人怦然心动。还有被媒体称为“疯子导演”的乔乔,卖掉房车,花800余万元拍摄2000多个小时的自然生态视频素材,最终剪辑出一部12分21秒的公益微电影《迷失的家园》。他倾尽所有拍摄环保电影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感人的传奇,而《迷失的家园》中一个个镜头更是让观众伤感。一只小鸭子因水污染中毒身亡,另一只小鸭子依偎在死去的同伴身上伤心不已的画面,让千万网友热泪盈眶;一个中年男子吓跑一只正在孵蛋的鹭鸟,然后取出一枚枚鸟蛋磕破、扔掉,只为寻找吃了能大补的毛蛋,这残忍的一幕让有良知的观众愤慨难当。该影片上传网络12小时内就收获超过85万的点击量,饱满而纯朴的生态情怀是其吸引观众最强劲的砝码。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