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用经济杠杆激活内生动力——绿色发展漫谈之二

30.05.2016  13:57
    排污权、碳排放交易,阶梯价格、累进收费,第三方治理市场化运作……山东环境治理中一系列市场手段的运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推动绿色发展,必须借助市场的力量,用经济杠杆撬动绿色发展新格局。

  纵览贯彻绿色发展的各类制度举措,市场手段和行政办法相辅相成,构成了政策工具箱的主体。一段时间以来,行政命令是不少地方的惯常做法,一旦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几个部门联合刮“环保风暴”,行政“约谈”、限产关停等几套组合拳下来,蓝天白云重现,时常成为新闻。应当承认,行政强制之下,排放指标迅速降低,蓝天繁星指数连连上升,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但从长远看,行政手段对经济冲击大,社会成本也高,一旦外部压力不存在,环境问题容易反弹,难以发挥持久作用。有领导同志坦言,如何用好市场手段,是亟须补强的绿色发展能力短板。

  市场手段较之于行政命令,最大优势在于,它是一种内生力量,可以通过惩罚、竞争、激励,充分调动市场主体走绿色发展之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我省的实践来看,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的建立,引导企业努力改进技术、减少排放,将省下额度换取治污收益;阶梯水价、差别电价等价格手段的推广,大大地推动了环保技术的普及和绿色环保意识的传播。伴随着生态环保领域诸多市场机制的推广,绿色发展带来的不再是负担,而是机遇;不再只是成本付出,而是实实在在的绿色收益。在市场机制激励引导下,外部环境压力传导到企业投资决策中,成为企业主动作为的持续内生动力。

  寻找到一个恰当的着力点,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从全省实际来看,各地生态资源禀赋不同,产业结构有差异,在路径、方法、机制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一些地方产业结构过重,能源资源消耗过高,需要进一步完善资源价格体系,让价格杠杆更好地发挥作用;一些地方自然资源资产归属划分不明,导致环境保护权责不明确,就要进一步健全产权市场;还有的地方绿色发展融资难融资贵,就要从资本市场入手,遏制污染企业的扩张冲动,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找准杠杆支点,就要在经济手段的力度精准度上多下功夫,精准判定绿色发展短板和薄弱环节,做到聚焦对焦、定向施策、精准破题。

  影响市场配置绿色资源效率和公平,导致环境资源错配、浪费、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的,往往是体制机制问题。培育新兴绿色发展主体,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还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红利有待进一步释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还需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对“红顶中介”还需要做进一步切割与划分。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辟出专章对建立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制机制作出了专门部署。让市场手段充分发挥作用,就要拿出敢啃硬骨头的决心与勇气,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打通阻碍市场手段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

  

  网址链接: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60527/Articel01004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