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种”出好前景:烈日如火,抢收早稻
7月25日,烈日如火,双峰县种粮大户、四丰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王豪前正在组织抢收早稻。皮肤被晒得黝黑,汗水湿透了衣衫,他也全然不在意,只是希望公司的4000多亩早稻能早点收割完毕,颗粒归仓。
王豪前其实并不是农民,早在2001年以前,他一直在双峰县磷肥厂工作,2001年以后,工厂倒闭,他成了下岗工人。为了谋生,他重新创业,卖过肥料,当过茶吧老板,经营过农资商店。2010年,他偶然听到一位来店里买农资的顾客抱怨:“现在农村土地抛荒得太严重了,真是可惜啊。”王豪前自己虽然不是农民,但是他的父母、亲戚可都是农民,他对农村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我要当农民,把这些抛荒了的土地承包起来。”一个念头在王豪前心中升腾。
“好好的农资生意不做,要去日晒雨淋?”“你又不懂种田技术,怎么种得好?”当王豪前跟家人说出心中的想法时,家里人都反对。
就算这样,王豪前依旧看好种田的前景。在经过资金筹备、技术学习后,2014年,王豪前流转了双峰县梓门桥镇八仙村抛荒了的几十亩土地,种上了双季稻,当年就有了利润。2015年,他又流转了走马街、印塘2个乡镇的1000多亩土地。
流转土地时,不少农户只愿意流转抛荒了的、没有机耕道的、淤泥深的土地,可王豪前却不在意,照单全收,“只是种田成本高一点,赚得少一点,没有关系。”
正是王豪前的不计较,短短几年时间,他流转的土地就达到了4259.8亩,不少农户指名要把土地流转给王豪前。
“一开始,我只把一些比较差的土地流转给了他,可是他也不嫌弃,每年都提前把土地租金给了我们,从没有拖欠过。”印塘乡吴湾村村民龙朝辉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全村的土地基本上都流转给了王豪前的公司。
“王老板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在走马街镇的连片早稻基地上,60多岁的彭定根抹了一把汗,坐在田埂上和记者拉起了家常。彭定根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3年前,王豪前请了他来公司工作,做一些田里除草、治虫的事情。虽然不轻松,但是他每个月有4000多元收入,全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不止是彭定根,目前,在王豪前公司上班的临时工和固定工达120多人,其中固定工每个月至少可以拿到3500元。他们不仅能就近就业,还能学到不少新技术。
而王豪前也在种田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不仅成立了四丰农业科技公司,还拥有20多台大型农耕机,牵头组建了3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他创办的企业成了当地第一家包括土地耕整、播种、插田、治虫、收割及晒谷等全程机械化的农业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