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制作协会:与插广告相比内容才是大问题

07.09.2015  14:35

   电视剧协会:与广告相比内容才是大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斯璇/北京报道     “也许我们干了40多年,最后电视剧这个品种被迫退出卫视黄金档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达了他的不满。此前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计划以内部方式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的《关于加强电视剧市场工作的几点建议》被泄露。虽然全部6条建议指向电视剧市场交易、规范合同、制度化建设等多个关乎行业存亡的问题,但是似乎只有 “恢复中插广告”博得头条。     这位会长的愤怒是:舆论对于那些直接影响公共利益、影响下一代教育的问题关注甚少,“光吵吵插30秒、45秒广告有意义吗?”   如近期主管部门下文要求杜绝“电视剧对赌”,其根源其实是收视率被污染。当收视率成为一部电视剧估值的重要指标,制播双方在交易时往往会签订对赌协议。如前段时间在某电视台播出的一部电视剧,每集成本160万元,由于电视剧行业不景气,制片方只能以100万元价格卖出,还要保证收视率,如果不能达到,只能拿到50%或者60%的尾款。   据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调查,2015年初以来,虽然主管部门采取“一剧两星”等多种手段,但虚高的电视剧拍摄成本并未得到控制。在除央视之外的全国卫星频道抽样调查显示,收视率下降的占67%,购剧成本增加的则达到70%。乱象之下,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决定“上书”。就“上书”相关问题,这位会长以职务身份接受了本刊专访。如果内容出了问题,比插播广告不知道严重多少倍《瞭望东方周刊》:在“六条上书”中,你认为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答:针对市场、针对创作、针对作品内容和质量。“一剧两星”,“一天两集”这些政策实施后,需求比以前削减了三分之一以上,这么多资金制作出来的影片怎么消化?热钱的首要目标是追逐利润。但电视剧严格说来是长线产品,需要理性的创作。大家都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现在买IP,然后翻拍、抄袭、翻版,桥段化、情节模式化、人物造型颜值化,对于这些,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人也许有分辨和抵御能力,但对青少年是很有杀伤力的。那么多的婆媳剧、三角恋爱剧、玄幻剧、抗日神剧,既没有历史的真实,又缺乏对人性的塑造,更缺乏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和基本的人文化内涵。请问,这些表面看来颜值高、明亮华丽的东西,对社会究竟有多大的积极意义?能代表我们国家文化产品的基本质量吗?所以说,目前电视剧的关键问题是内容,是社会价值观和艺术审美标准。     《瞭望东方周刊》:但是,现在正剧也受到一些批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答:表现形式可以丰富多彩,但创作立场、作品导向、文化内涵是根本。内容正能量、传递正确价值观、有内涵的作品往往被斥为“太正”,有也播不出去。反之电视台为了生存,哗众取宠。娱乐媒体为博眼球,八卦风行,扬丑为奇,推波助澜。这就说到一个问题:卫视的黄金时段应该允许、鼓励播什么样的节目?   批准卫星电视频道,是为了让大家及时收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全世界哪个国家每个省都有卫星频道在天空上转?没有。在俄罗斯,真正天上转的卫星台不过7个。美国也没那么多。我们很奇怪,全部都在卫星上。     卫星电视是为了新闻立台,从来没说过是娱乐立台,广电总局没说过,当初国家批准的时候,也是有明文规定的。可现在的电视台呢?最近大火的玄幻剧,瞄准的是12岁到16岁的青少年,都是未成年人啊;八月一日建军节,有的卫视却推出一档真人秀,若干明星香艳奢华,一人乘一辆高档轿车,这是在传播什么!让人一看目瞪口呆。电视剧内容管理通则上,我们刚研究完,过度奢华不行,要有健康的内容。也许我们干了40多年,最后电视剧这个品种被迫退出卫视黄金档了。为什么不可能呢?不健康你就退出去。收视率造假、收视户被污染才是主要问题《瞭望东方周刊》:“限广令”实施4年,此次协会为何重提恢复电视剧中插广告?答:严格地讲,插播广告跟制片业没有直接关系,无关购片费,更无关盈利分成,完全是电视台的收益。“一剧两星”和“黄金时段两集”正式实施已半年,我们协会调查了部分一线、二线卫视的广告经营情况。相较2014年,下滑的卫视占到70%;参与调查的卫视都表示,希望恢复中插广告,但不可滥长。现在不让中插广告,电视剧前后的广告越播越多,收益反而少,其实很浪费。在新媒体冲击下,电视台广告大量流失。在目前电视剧“一天两集”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电视台和网络在收益上能够有所平衡,可以适当考虑有限地、有节制地、有规范地同意有插播广告,压缩片头、片尾、两集之间的广告,反而更有利于观众观看。插播广告的问题并不复杂。而我们6点建议中的其他部分,包括电视剧如何进场交易、如何规范电视剧合同问题、如何推动制度化建设,这些都是大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在你看来,电视剧内容的问题如何才能纠正?答:要从制作管理上考虑问题。电视剧有审片制度,不是简单列出多少条来就解决了,而是要解决方向问题。要想解决方向问题,还是在于批准什么样的节目上主流频道,在这方面要有引导。不是片子做出来后不许它上,而是在一开始就告诉他,希望做什么样的片子、哪样的片子可能不批准播出,电视台都是事业单位,能不改变吗? 我们提出的意见,都有关制度化建设——要生产好的内容,没有公正的制度怎么保障?况且,某些问题正是基于制度缺陷,包括收视对赌协议。说到底,收视率造假、收视户被污染才是主要问题,什么对赌不对赌,无非是制播双方,你犯错误还是我犯错误。     《瞭望东方周刊》:是收视率把制播双方逼到了死角吗?答:对。电视台需要高收视率,它有任务,要排名,现在这样会造成不以实力去竞争,而是去搞这些造假的名堂。相较而言,北京电视台一直是播出比较严肃和有文化质量的电视剧,可它确实不在排名最前头啊!它在万分痛苦的情况下,挣扎着,才总算没掉出前10位。这不是悲剧吗?制播双方不要逼着对方犯错误。不会有一个电视台台长说,我希望我的电视台就是靠虚假数字撑起来的。我可以肯定地说,除了个别本来就居心不良的人和机构,绝大多数制作公司制作电视剧已经花了钱,还要心甘情愿地拿着钱去求那些专门造假的“老鼠”,你要给我做个假数字。现在很多公司去花钱,不过是在这样不正常的情况下买个“不被造假”而已,多可悲!我们曾经专门去跟索福瑞谈,他们绞尽脑汁希望保持数据的公正,因为他们也是靠这个吃饭的。收视率的异动他们都看得出来。问题是就算看出异常又能怎样?他只能提供,哪些收视率数据不正常,主管部门拿到这个东西到底怎么处理,这是根本问题。     不讲道德,这个行业就会出现塌方式的危机       《瞭望东方周刊》:引入多个第三方收视研究机构是解决之道吗?答:很简单,你先把“鼠疫”治了。不治好,引进再多有什么区别,愈演愈烈。不光是电视剧对赌,真人秀栏目后面的数据就是干净的吗?如果我们堕落到以数字为准、钱为准,不讲道德,这个行业就会出现塌方式的危机。谁来监督?既不是电视台,也不是制作公司,需要国家去治,公权力机关去治。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电视剧行业最健康的发展模式是什么样的?答:按照习总书记讲话,既有高度的思想性,又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又有良好的市场效益。这本来是不矛盾的。可悲的是,现在真人秀被炒得更高,一期上千万元,你觉得健康吗?“一剧两星”以后,原以为演员片酬可以下来,下来了吗?如果演员参加一期综艺节目能拿100万元到500万元,为什么要演电视剧? 资源被过度地、不恰当地使用,电视台在收视率数字要求之下,丧失了自己应当坚持的理性,丧失了应该坚持的艺术标准和思想标准。最被动的就是制作业。我们不是阵痛,而是搅肠剜心的痛,哪儿都痛。说到底,电视剧这个行业有很多无奈,我们还是希望,在不断的发现和改进中,调整偏差,行业自律。加上国家引导,制度保证,造就一个良好的秩序,向前发展。这就是我们向领导部门提出建议的目的,也是我们建议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