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男子“直播捐髓”带动朋友圈 咱济南人就是有爱
潘先生捐献造血干细胞,妻子一直陪着他。记者李永明 摄
“二月二龙抬头,是我捐献造血干细胞入院的日子……”从10日开始,济南80后男子潘先生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直播”整个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15日上午,正式捐献开始,他成为济南市第32例捐献者,捐献的“生命种子”将被送往江苏苏州救治一位白血病患者。
1982年6月出生的潘先生是济南人,就职于中海油山东化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我是2012年采集造血干细胞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在一次活动中,潘先生得知加入中华骨髓库有可能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后,2012年2月25日,潘先生在英雄山北门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固定采集点采集10毫升的血样,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的登记志愿者。
2015年12月29日,潘先生接到济南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告知他的血样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征求是否愿意捐献。“非血缘关系配型这么低的概率能让我遇到,实属不易。”潘先生立即答应了下来。
2016年元旦刚过,潘先生来到历下区红十字会采集10毫升高分辨血样。1月20日,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他的高分血样与患者全相合,虽然只有不到20天,急切希望配型成功的他感到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3月10日开始,潘先生入院后每天都要皮下注射两针动员剂,需要连续4天的药物动员,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
潘先生在朋友圈每天更新一篇他的捐献进展,讲述接种动员剂后的身体反应。“我还加入了济南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很多队友都给我传授经验。”潘先生说,很多朋友通过微信看到后,也都纷纷点赞。
在潘先生的影响下,他身边的几位朋友也采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潘先生说,如果能把这份工作做到实处,就要让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前,了解相关知识,接受捐献流程,并征得家人的同意。一旦配型成功,就义无反顾地去配合红十字会和采集医院进行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