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士畅谈中国经济:新常态 新趋势 新期待
面对空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引发广泛关注。尽管增速略有放缓,但仍处于“合理的增长区间”,为中国制度改革与创新腾出空间;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正向中高端演化;一系列改革举措点燃了大众创业的激情,激发了市场活力;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质量型、差异化竞争逐步代替过去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吸引了更多外资……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蕴含了更高的含金量,这也让各界人士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和期待。
速度下台阶 质量上台阶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3.64万亿元,同比增长7.4%。对此,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雷家骕分析指出,去年经济增速的确略有放缓,但并没有“掉挡失速”,而是蕴含着更高的含金量。
何为“更高的含金量”?雷家骕说,去年7.4%的增速所对应的经济增量已达到80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年GDP总值。同时,就业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不减反增,主要效益指标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稳中有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具有巨大韧性与发展潜力。
“经济增长速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本身并不重要,关键要看经济运行的质量。”雷家骕说,“需要通过经济增长的适当减速和换挡,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创造机遇和空间。在转型过程中,利用相关调控手段,平抑经济波动、防止短期过快下滑是必要的,但应坚持速度服从质量的原则。”
长期致力于技术经济领域研究的雷家骕表示,除了“三期叠加”的大背景,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应引起足够重视,那就是我国正处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恰当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换挡、转型”的机遇,就能更多地看到中国经济美好的未来。
雷家骕认为,在经济持续增长中提升质量,关键是把当前投资的重点放在“改造与创新”上。“在原始性创新方面,要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更具耐力的原始动力。在主要产业部门的技术改造方面,要保证我们的产业技术体系与发达国家同步转变。”他说,目前,我国在家电业等基于技术的产业,初步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但在生物工程等许多基于科学的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这与投资不足有很大关系。
“处理好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力争速度下台阶的同时,质量上台阶。”雷家骕希望今年两会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方面形成更广泛共识,在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中找到发展良策。(经济日报记者 曹红艳)
激发科技的巨大潜能
“科技创新,投入为要。只有按照国家重大部署,将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变革等因素拧成一股劲,才能全速发动创新驱动这个引擎。”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王震坡说。短短半年时间,该中心已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从电机、电池、电控研发到系统集成、产业化生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链式联合”模式,充分发挥了支撑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的作用。
过去的一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举措密集推出:国务院部署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迈出重大步伐,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这些举措都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不断向纵深发展。“不仅从国家层面首次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作出部署,激励机制也有了重大突破。”王震坡说,原有的科研体制限制了研究经费的使用范围,如今创新中心可自行制定绩效考核标准,让创新者获得应有的智力回报,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创新中心围绕相关领域,开展了电动车辆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了电动车辆产业化和商业化的瓶颈技术,不仅形成了相关专利链和专利群,更切实降低了车辆生产成本。”王震坡说。
今年两会,他对创新驱动战略相关政策充满期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技术的难题亟待突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完善,要完成这些任务光靠政府投入不够,必须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构建一个良性循环机制。”王震坡建议,破除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