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艺坛走笔)

22.03.2015  22:05

  中央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有文章诗意地定义:是孩提时牵牛吃草的一脉青山,是夏日中供我们嬉闹的一方绿水,是夕阳里炊烟袅袅的一片屋瓦,是世代相传的共同记忆。“记得住乡愁”关注的是农村居民居住的美学问题,也就是他们能否在居住环境里有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的问题。

  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过程中,一些新农村的建设模仿了城市建设的形式,传统的乡村房屋被推毁,农民被以“迁村并点”的方式集中起来,无论是秀美的江南水乡,还是质朴的西北农村,都模式化地设计了密集的仿城市联排别墅的现代建筑群,还有面积宽广的文化广场,以及用来提升农村文化生活的娱乐室和活动中心。由于许多规划并没有深入实地考察农民对设计的需求,水泥文化广场往往变成了晒谷场,文化娱乐室往往变成了堆放杂物的闲置房,那些照搬城市的休闲公园则变成了鸡鸭鹅嬉戏的乐园。这样的新农村建设让本来形态丰富的各地乡村景观变成了千村一面的模式化设计,显然,新农村环境和住宅建设的政策在某些地方被简单化地执行了。

  在传统的农村,建筑样式和建筑风格经过了历史的沉淀都极具当地特色,村落建筑不是依山而建就是临水而居,房屋错落有致,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环境形成了非常和谐的关系。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项改善农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惠民工程,还应该体现出对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的尊重。新农村规划应该探究地方的历史及其演变,详细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对农民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要有基本的认知,而不是拿来某种规范式的乡村建筑模式和生活方式生搬硬套,或者随意地把城市的建筑样式,甚至西式的居住方式和审美观念强加给农民。新农村规划除了满足农民现代化的物质居住需求、便于政府管理的功能要求,还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留住广大农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中国的农耕时代历史悠久,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耕读文明。由于地域环境不同,各地农村都有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的农业景观,呈现出不同的魅力,因此在南方可以享受到水乡的秀美,在北方可以感受到高原的壮美,在山乡可以体会到黄土的醇美。这些景观既是当地居民的栖居环境,也是他们的精神所系。

  广大农村还保留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在悠久的历史和地域性的生活方式中传承至今。这些民俗活动同样是一代代农村居民的精神依托和文化记忆,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生存的根和精神归属。新农村设计应该为这些民俗活动提供生存的环境和传承的可能。

  另外,新农村设计在建筑上应该让居民产生对新的建筑形式的认同感,而非简单化解决居住现代化问题。中国许多农村保留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原型,如南方的徽派民居和北方的四合院都是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的经典;闽南的土楼和西北的窑洞对于当今的绿色和可持续建筑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这些建筑都是为了适应当地气候,在长久的历史中形成的。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兴建新房子,只注重建筑是否整齐划一,用所谓的现代住宅替代了本土的原生态建筑,不但对中国乡土建筑文化造成破坏,不适应当地气候、与生活方式不契合的建筑设计也难以给居住者带来舒适、持久的宜居感受。

  除此之外,中国广大农村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但是几千年来顺应自然的美景,更体现着对地域生态的尊重。如果在新农村建设中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代之以集中式的环境绿化和美化,甚至引进外来的物种,极有可能带来农村多样化生态环境的破坏。

  诚然,对于中国这样传统的农业大国来说,没有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让农民一味地坚守在破败的农村,过着远离现代文明的生活,显然也是不可取、不公平的。一些规划者和设计师也许会认为,新农村的设计应该附和新一代农民的审美观念,满足他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因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一些农民进城打工后感受到了现代的工业文明,观念和审美也发生了变化,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成为新一代农民的选择。但是,作为决策者和设计者,还应该看到这种变化存在的局限性:他们在城市里奔忙,对于都市生活和工业文明的理解并不全面,因此,他们的变化是一种进步,但有时还缺乏好恶的甄别能力,甚至向往的仅仅是城市生活中那些表面的繁华和气派,在农村复制时常常呈现不成熟的美学观念。新农村设计不应是对他们此时的审美品位的迎合,而应该具有前瞻性、引领性,从保护广大农村丰富的文化和生态出发,重视居住的美学问题,实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共生与融合,让居民们在新的家园里可以更惬意地栖居。

  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传统村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乡愁是一种回不去的美丽,是一种可能失去的美丽。留住乡愁,关键是要留住过往曾经的美丽。

  原标题【 留住乡愁(艺坛走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