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罹患白血病丈夫求工作救她 孩子随时可能失去妈妈
现实中的白血病远没有韩剧中的浪漫。
31岁的付玉桂摘掉帽子,化疗让她的头发稀稀拉拉,皱得像团抹布。她始终戴着口罩,些许的细菌便可让她的身体不堪重负,她虚弱地吃不下饭去。这是一个寻常悲苦的故事,等到母亲擦干眼泪,父亲重重叹息,丈夫打完借钱的电话,这个可怜的故事才慢慢清晰起来……
被疾病击碎的幸福
母亲的哭泣、父亲的叹息、丈夫四处借钱的电话声,这一切让的长清区平安店镇藤屯村村民付玉桂觉得,自己成了全家人的“拖累”。
去年5月起,这一家子人的生活全乱了。为了省些钱给她治病,今年冬天暖气没再烧过。60万的治疗费用,对于小康家庭尚且是笔不小的费用,何况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之家。
去年5月,付玉桂持续不断地感冒发烧,到家附近的诊所开药打针,过不了两天,又开始新一轮的发热。诊所的大夫怀疑她得了别的病,让她去区里的医院验个血。结果显示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连区里医院大夫也无法诊断,让她去省级医院检查。在山东省立医院,她终于知道自己得的是啥病——急性淋巴白血病。当大夫说出这七个字时,每一个字眼都像一记重击,把一家人的幸福砸得粉碎。
复发不治疗只剩仨月生命
谁也说不清疾病如何缠上付玉桂的,她的家族中从未有人患过这样的病。过去,她与丈夫同在村旁的家具厂上班,每天的工作就是往家具上贴纸,常与乳胶和油漆接触。她怀疑病魔来自这些化工原料中的有害物质。可没人能证明这两者间有直接关系,与她同样做工的工友们也没人罹患白血病。
医院开具的诊断说明中记录着:化疗后患者出现发热,继续加强抗感染治疗。查胸部CT扫描发现双肺多发结节,考虑感染性病变。此时患者及家属要求自动出院,经劝阻无效,签字确认后自动出院。
“实在是没钱治了,不然怎么也不能看着俺闺女受苦啊。”付玉桂的父亲付兴广带着哭腔说。过去,他打理着家里的7亩地,种些小麦、玉米,一年也能有几千元的收入,女儿和女婿则在家具厂上班。“虽然算不上富足,可一家人过日子蛮够了。”如今,巨额的治疗费让一家人泯灭了治疗的希望。
付玉桂的丈夫邓京在说,只做化疗随时都可能复发,如果做骨髓移植,手术的费用就需要30万,加上药物和治疗费,总共需要60万。
“别说骨髓移植了,如果再复发,连化疗的钱也交不上了。”邓京在哭丧着脸,这段时间,他借遍了所有亲人朋友,“如果不化疗,孩子妈就只能再活三个月。”“妈妈,你可别死”
趁着家人不在屋内,付玉桂偷偷地告诉记者,“我真是不想活了,不想拖累家里,可我不在了,俩孩子咋办。”两行眼泪顺着枯黄的面颊流下。
没生病前,她每天下班进入巷子,就能看见小儿子童童蹲在家门口看蚂蚁。她呼唤儿子名字,他便会飞快跑过来抱住她的大腿,娘俩儿一步一挪地回到家中。女儿欣欣在屋里写作业,看到妈妈回来,嘴里嚷着“妈,你可回来了,童童光念叨你怎么还不回家”。
现在,这样的场景已不复存在。付玉桂天天待在家里吃不下饭,连抱起小儿子的力气都没有了。儿子虽然不懂事,但已能觉察出母亲的变化。有一次,他跟母亲玩闹时不慎碰了她一下,异常惊恐的询问:“妈,你没事吧,疼不疼?妈你不会死吧,你不在了我就没妈妈了。”
对于付桂玉的病,一家人没有一点办法,邓京在说:“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实在没钱了。就想看看哪个地方招工,工资能稍微高点,能让我多挣点钱,把孩子妈的病看下去,把一家人的生活
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