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最后一个渔猎部落:查干淖尔的冰上传奇

08.01.2017  13:40

  2016年冬至之后,在位于我国东北的吉林省,冰雪裹严了大地,老百姓称为“鬼龇牙”的寒冷正式到来。

  凌晨5点,渔把头张文已经起床了,他要带领由55个人组成的渔猎团队,从西山外的渔村出发,赶着马车,到查干湖的冰面上,把一张长达2000米的大网送进冰层里面,而这一网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数万公斤大鱼的收成。

  在大约1000年前的辽代,圣宗皇帝耶律隆绪也会在这个季节专程来到今天的查干湖水域,“卓帐冰上,凿冰取鱼……春尽乃还”(《辽史·营卫志》),开创了有史料记载的冬捕先河。

  一条“冰鱼”穿越时空,把渔把头张文和皇帝耶律隆绪联结到了一起。虽然,千年以前没有今天的发达和繁荣,但他们仍然可以隔空对话,因为那时有与今天一样的冰雪,以及从雪线上升腾起来的火红的贴着人心窝的太阳。车轮与太阳都在大地上转动,那日出,是冰湖上的马拉出来的。

  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拥有500平方公里的广阔面积。包括张文在内的冬捕队共有4支,200余人,都是当地的渔民。由于延续了千百年来捕鱼的传统方式,他们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渔猎部落。

  源于“捺钵”

  “冬捕可以追溯到辽代,”吉林省著名民俗专家曹保明说,“在宋辽时期,查干湖称为大水泊。据史料记载,辽代从圣宗皇帝开始,一直到辽代末年的天祚皇帝,每年都千里迢迢到查干湖渔猎,还利用这样的机会会见部落首领,举行‘头鱼宴’。这就是辽代的春‘捺钵’。”

  “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意思是皇帝的行宫。辽代的帝王保持着先祖的习俗,一年四季居处无常,进行游牧射猎活动,称为“四时捺钵”。

  冬天,冰下的鱼因为寒冷而生长缓慢。辽圣宗忘不了的是那条来自冰下的鱼肉质紧密扎实,口感香嫩爽滑。但渔把头张文首先要做的却不是品尝鱼鲜,而是“祭湖醒网”。

  1211年,草原霸主成吉思汗替代辽国统治今吉林地区的大金国。驻足烟波浩渺的查干湖边,锐不可当的成吉思汗通过这片大湖好像感觉到了神灵在给他某种启示,遂安排祭湖大礼。他亲率将士,将九个牛头、九只全羊、九坛奶酒、九碗醍醐、九束檀香、九条哈达、九枝青松、九盏圣灯分摆在祭台之上,再升起九堆圣火,然后面朝大湖,对日九跪,对湖九拜,并口诵祭词。

  心存“万物有灵”的渔民记录下了这一祭湖的过程,并且由于对渔网等捕鱼工具的崇拜,又增加了醒网的内容。他们希望,神灵能够护佑他们永续繁衍、幸福安康,平安下网、收获吉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祭湖醒网”仪式逐渐固定,形成了神奇的冬捕习俗,世代相传。

  新中国成立后,查干湖周边的渔民组织起来,成立了渔场,仍然延续原始的捕鱼方法。渔把头张文,就是有史可查的查干湖第十九代冬捕传承人石宝柱的徒弟。2009年,张文一网下去打上来16.8万公斤鲜鱼,创造了冬捕单网吉尼斯世界纪录。

  美在原始

  “啊!长生天,先祖之灵;啊!庇护众生,求昌盛,求繁荣。查干湖呵,天父的神镜;查干湖呵,地母的眼睛;万物生灵,永续繁衍;都聚在查干湖天源的怀中,都握在查干湖地宝的手中;献上九九礼吧,奉上万众心诚,湖上层层冰花,闪动八方精灵。敬上九炷檀香,插上九枝青松,献上九条哈达,摆上九种供品;啊!千里冰封望祭湖,万顷湖面竞纷呈。”

  祭湖词的诵读已经开始了。身着民族服饰的蒙古族姑娘把奶干献到渔工们的手上。在喇嘛的诵经声中,渔把头站在场地中间端着酒碗,双手高高举过头顶……诵读完成后,美丽的姑娘们将哈达系到敖包上的松柏枝上,其他人则把糖块、牛奶等物品撒向天空,最后,所有人围着敖包转三圈。

  上冰作业可比祭湖醒网仪式艰苦多了。

  从石宝柱手上传承下来的捕鱼手艺,张文整整磨炼和学习了18个年头。“鱼越多,水越浑浊,气泡就越多、越大。”张文说,“这些气泡返上来以后就冻到冰里,在冰上面,把雪清干净,就能透过冰层看到气泡,也就能找到大鱼群。”

  凌晨5点赶马车上冰,从冬捕过程的耗时看,是最合适的出发时间。到了之前侦测好的冰面地点,张文还要再次观察冰层下的水流。然后,他凭着经验,用旗子标示出下网口。负责打冰眼的4个渔工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见旗子插下,立即手持30公斤的镩子,在这里开凿出一个一米宽、两米长的下网眼。与此同时,另有十几名渔工分别在下网口两侧按照渔把头确定的“两翼”(方向是与正前方成70~80度角)依次作业,每隔十几米就破冰凿开一个小冰眼。他们要确保冰眼间的距离小于水下带动渔网前行的穿杆的长度,这样的300多个冰眼要一直凿向出网口,完成“两翼”的最终汇合。凿冰眼要持续4个多小时。

  渔工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凿冰眼的同时,已经开始下网。拖着网在冰下行进的是两根20米长的穿杆,渔工们用走钩和扭矛,通过小冰眼控制水下穿杆按规划的方向前进,并完成对水下鱼群的最后合围。

  出网口是这些冰上的男人们认为最幸福的地方。领网的渔工用塔钩把大绦和网固定在一起,然后挂在绞盘上,矫健的骏马拉动绞盘,带动大网出水,这一过程又要持续四五个小时。随网而出的,是一条条银色的大鱼,它们翻出冰眼,腾跃半空,带上来的水花飞溅到渔工们的笑脸上。

  这笑容绽放了千百年。

  “祭湖醒网,祈福丰收”的神秘和期盼,“马拉绞盘,冰下撒网”的原始和壮观,让查干湖冬捕闻名世界。2008年,这一捕鱼形式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为有度

  刚刚出水的鱼,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的天然“大冰箱”里迅速冰冻,并被送到渔场分拣装箱,依靠着现代高效快捷的物流系统,一天之内,渔猎部落洋溢的幸福感通过每一条鱼传送到祖国各地。众多家庭主妇施展她们的巧手,鲜活美味就这样进入了百姓们的寻常生活。

  细心的人们发现,查干湖冬捕收获的没有小鱼,很多都在五六公斤以上。秘密在哪里?原来,渔民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冬捕用的网必须具有6寸以上的网眼,这样一来,就只能捕捉到5年以上的大鱼。涸泽而渔,是渔猎部落的绝对禁忌。

  为了保持良好的生态,20世纪90年代初期,查干湖渔场曾经封湖3年。从1995年开始,每年投放鱼种50万公斤左右。

  由于拒绝使用现代机械,沿用原始捕鱼工具的查干湖冬捕彻底避免了对湖水的污染,所产鱼类居国家级绿色食品前列,被国际组织认证为有机食品。

  “查干湖的鱼可真香!”河南省郑州市王瑞常一家在慕名前来一睹查干湖冬捕的壮观场面后,品尝到了地道的“冰鱼”味道。查干湖的鱼以鳙鱼居多,就是我们常说的“胖头鱼”,此外还有鲤鱼、鲫鱼、鲢鱼等。

  传承着冬捕技艺的渔猎部落的人们,展现出来的,既是与自然的对抗,更是对自然的依赖。位于祖国北方的这片大湖,千百年来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特殊的生存方式,也因为那份古老,那份智慧,给冷酷的冬天,注入了炙热的感情和力量。(记者 鲍盛华)

        编辑:栾美群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