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记忆:苏庆亮生命里的最后印记

15.10.2016  06:37

21年写了27本日记

村民在接受采访时失声痛哭

  直到今天,苏庆亮的妻子也没能跟他拍上一张婚纱照。结婚时,因为条件所限,小两口没拍婚纱照。这些年,每到结婚纪念日,妻子就问他,“哪天你能抽点空,咱俩也补上一张婚纱照吧?”他总说,“忙过这阵子吧。”没想到,这个简单的愿望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7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泰安市岱岳区扶贫办原副主任、大陡山村原党支部书记苏庆亮,以一种让人猝不及防的方式,告别了他的妻子,告别了奋斗一生的土地,牵挂一生的村民。      围着村子转了最后一圈      7月24日早上7点,他按照多年的惯例,开着他因到区里上班不得已刚买的一低档车,围着村子转了一圈,跟在村头乘凉的母亲拉了拉家常,同遇到的村民聊了聊收入。一切就跟平常一样,谁也没想到那一圈竟是他围着村子转的最后一圈。      7月2日那天,他突然感到头晕眩得厉害,不得已去了泰安市中心医院检查,查出是脑毛细血管堵塞。他嘱咐不要告诉外人,随即在医院打针治疗,自以为通过注射疏通一下就会好了。他输了11天液,7月13日出院,医院给他开出15天的病假,嘱他天天服药,时时注意,不要劳累,不要上火。在家中休息的那一周,他天天感到累得慌,仍然是一说话就气憋得难受。7月21日,他想自己的病假期快过了,不能再拖了,不然就没了时间。他不听妻子劝阻,自己驾车去了西柏坡,22日赶到大寨,23日返家。随后他感到胸闷厉害,肩膀放射性疼痛,让妻子给他按摩肩膀,丝毫无效情况下去了街道医院,心电图显示严重心肌梗塞,再给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打电话……一切都已晚了。      40张照片   是他对村民的最后遗嘱      7月22日,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最后两条状态,一条是他在出差地拍的一张蓝天白云的图片,没有配文字;另一条上写着“不忘初心,黄前镇党员干部在抢险救灾一线践行两学一做”。      在手机相册里,他也还保存着在西柏坡拍摄的37张照片、在大寨拍摄的3张照片,分别为“共产党员先锋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字样的牌匾,还有纪念碑、特色雕塑、广场全景、村标、路标……显然,这次出差给了他新的启发和灵感,他想据此去建设更美的大陡山村。这40张照片被他带回了大陡山,却成了他对大陡村民的最后遗嘱。      2000元捐款   是他还没来得及送去的温暖      7月25日,岱岳区扶贫攻坚第15期简报“全区扶贫干部培训班顺利举行”的文章发表了,这是他去世前一天还在进行的工作,如今,稿件发表了,他却永远地走了。      今年3月份,岱岳区委、区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扶贫攻坚工作,把大陡山村脱贫致富的经验推广到全区,任命苏庆亮担任扶贫办公室副主任。面对“小康路上不能有一户掉队”的扶贫目标,他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区17个乡镇的82个贫困村,并且挨家挨户地了解情况。在走访过程中,他把遇到的困难户深深地记在心里。回到单位,他就向同事提议为困难户捐些钱。如今,捐的2000来块钱还没来得及送去,他便离开了。      26本日记   是对他一生的最好诠释      21年,26本日记。      “应该说是工作日记吧,有的一整本也没有关于家里的一句话。有的一本只有一两句。”他的女儿苏悦说,他有记日记的习惯,最早的一本是 1995 年记的。这26本日记,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些在家里,有些还留在了单位,在家里的日记都被苏悦精心编了号。      其中,2005年10月启用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职责是什么……敬业、为民!      2006年12月11日开始启用的新日记本扉页上这样写道“戒骄戒躁,从零开始。”“扎扎实实,再攀新高峰,大陡山明天更美好!”      在这些日记上,大到去哪里开了什么会、领导什么安排,小到村里 开会参会名单,他都一笔一画地记录着。村里的大事小情也没落下:“12 月 9 日,早上因各单位分柴火事宜,同松广二叔发火”“霍振仓 家属来找,能否照顾袋面”……记者和苏悦连续翻看四五本,终于找到一句工作以外的话:“中午在西边岳母家吃饭,找苏乐广一坐。”      日记停在了今年6月份,他用26本日记完美地诠释了自己的一生,带给了大陡人民永不磨灭的记忆。(见习记者 杜典) 作者:杜典         编辑:何冬梅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