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皮防所:麻风易感基因研究再获突破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2月3日在线发表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所属省皮肤病性病研究所张福仁研究员领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麻风易感基因研究上再次取得突破,发现6个新的麻风易感基因,并揭示了这些位点在感染性疾病与免疫/炎症性疾病中的多价效应。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易感个体后侵犯皮肤和外周神经而导致的以畸残与毁形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由于一级预防措施的缺乏,全球每年仍有20余万新报告病例,我国每年有1000例新病例报告,山东省每年仍有散发病例,麻风所带来的主要危害——畸残和死亡依然存在,其仍旧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政府重点防控的一类慢性传染病。
围绕消除麻风危害的主要目标,以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专家张福仁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凭借多年的防治、临床实践,提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麻风防治”的理念,致力于麻风的防治及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迄今已经定位18个麻风易感基因,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9年)、《自然.遗传学》(2011年)、《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2013年)。时隔4年,该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再次发表于《自然.遗传学》(2015年),除了6个新的易感基因的发现,本次研究揭示了麻风易感基因位点与免疫/炎症性疾病间的多价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内源性感染在这两类疾病的启动识别中发挥相似的作用,但随后的免疫应答在两者间却是截然相反,这进一步支持了以下观点:强烈的免疫或者炎症反应可以有效抵御病原菌的入侵,但却增强了免疫/炎症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张福仁表示,基于已经定位的18个易感基因位点,该团队已经成功构建了麻风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并在山东省建立了包括逾两万的人现场队列,以推进科研成果的临床现场应用,为消除麻风危害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