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为啥没拦住转基因“偷种”?

16.09.2015  10:10

  因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加之众多公众人物的关注和讨论,让“转基因”成为近年来非常火爆的一个名词。近日,黑龙江绥化地区个别农民违法种植转基因大豆事件让“转基因”再次走到了风口浪尖。农民种植转基因大豆为什么会违法?违法种植的转基因大豆会危害人体健康吗?我国政府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监管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

   ——新闻缘起——

  “转基因作物违法种植”波澜再起

  虽然目前没有实验能够证明转基因大豆有害,但是,国内依旧严禁转基因大豆种植。黑龙江是非转基因大豆的主要产区,有着世界上最优良的非转基因大豆,因此黑龙江不仅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甚至不允许转基因大豆在市面上流通。

  然而,近日我国多家媒体却曝出黑龙江绥化地区个别农民违法种植转基因大豆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已派出工作组,深入绥化各县(市)实地核查,并表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华鸿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徐建飞曾在国外多地考察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是国内知名的大豆市场专家。他指出:“如果黑龙江出现转基因的种植,危害一定非常大。比如,美国目前是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的最大出口国,在美国华人区,食用的豆腐和蛋白都要选择非转基因大豆。如果黑龙江大豆遇到转基因‘污染’,那么中国大豆将没有立足之地。”

   ——核心关注——

  转基因大豆允许加工但不得种植

  违法种植转基因大豆的首要问题是,这些转基因大豆的种子来源是什么?目前官方尚未公布相关调查结果。黄大昉说,目前国内市场上除非转基因大豆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获准从国外进口用于制作食用油、豆粕饲料等的转基因大豆。如果相关部门调查结果最终显示,黑龙江绥化地区种植的转基因大豆的种子的确来自国外进口,那么公众不必要担心这些转基因大豆会危害人体健康。因为在国外转基因大豆进入中国之前,相关部门已经对其成分进行了严格的检验检测,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只有证明产品完全符合我国安全标准才会发放进口审批证书。所以,即使在该地区采购的大豆中检测出了转基因成分,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此外,中国除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外,目前对于从国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等只允许进行加工生产而禁止其在国内种植。黄大昉指出,黑龙江绥化地区种植转基因大豆之所以违法,指的是这种行为违反了当前对进口转基因大豆“允许加工而不得种植”的规定,并非产品本身安全性有问题。因此,对于违法种植要深入调查,及时处理,但也要防止有人把违法种植和安全性混为一谈,借此散布流言,误导公众。

   各种因素造成转基因生物监管困难

  在关于此次黑龙江违法种植转基因大豆的相关报道中,转基因大豆的种子如何流入农民手中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这也让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监督管理体系受到了质疑。那么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督管理的情况究竟如何呢?

  事实上,我国已制定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实行了系统、全面、严格、完善的法制化管理,涵盖了实验室研究、田间试验、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各个环节。认定了40多家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制定了151项转基因生物安全标准,对转基因生物进行安全检测及成分鉴定。

  此外,据黄大昉介绍,我国现行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监督管理包括安全性评估和品种审定两个步骤,这比国外更加严格。在美国,只要通过安全审查,企业就可以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并进行加工生产。但在中国,在获取安全证书之后,还需要根据《种子法》通过品种审定之后才能大面积种植,同时还须获得销售许可才能进行买卖。

  然而监管政策虽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面临很多困难。以此次“偷种转基因大豆事件”为例,与非转基因大豆相比,转基因大豆具有产量高、出油率高、种植成本低、便于管理等特点,因此一些农民倾向于种植转基因大豆。而且由于转基因大豆价格低于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价格,差价约1000元/吨。因而会出现偷种转基因大豆和在流通环节中掺入转基因大豆的现象。国外转基因大豆进入中国后,不排除有不法分子将转基因大豆向农民违法销售。此外,大豆在长期的存储、运输和流通过程中,难免会有散落或者流失,这些都给监管造成了很大困难。

   ——专家建言——

  我国监管体制应与时俱进简化高效

  尽管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督管理非常严格,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黄大昉表示,现行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的部分条款过于严格和繁琐,难以操作;主管部门安全审批与品种审定机构之间缺乏协调,工作效率低,这些都不适应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督管理发展的需要。

  他说,全世界大面积种植和应用转基因作物已近20年,我国现行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制定于15年前,有关规定内容和措施也应该与时俱进,有所变化。对生物技术产品的安全性和监管一直非常重视的美国,近期对其生物技术监督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目的是使管理体制和措施能更快频率的更新,以适应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保持其在世界的竞争力。这对我国优化完善农业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监管体系、发展转基因技术和产业具有重要启示。

  黄大昉认为,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的生物技术仍在快速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风险,从这个角度考虑,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应当不断深入研究,继续加强监管。但是,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要根据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形势和我国实际情况,不断适当地调整现行法规中某些过时和阻碍技术创新的规定。唯有如此,才能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保持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此外,他还建议继续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不断提升公众和管理干部的科技素养。要及时讲清事实真相,提高公众对科学家和政府的信任度。

   ■相关链接

  非转基因大豆面临冲击形势严峻

  我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始于1997年,当年进口大豆288万吨,2012年进口大豆5838万吨。到2014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高达7300万吨,已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约20%,与之相比,国内的非转基因大豆产量却逐年萎缩,从2004年的1805万吨下降到2014年的1180万吨,预计2015年我国的非转基因大豆产量会减少到1100万吨,目前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程度已超过80%,形势相当严峻。

  国产大豆在转基因大豆面前节节败退说到底还是成本问题,以2014年为例,黑龙江本地豆农的目标销售价格在4600元/吨左右,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分销价格在4000元/吨左右。如果豆油企业采用国内的非转基因大豆炼油,只在成本上就要承受600元/吨的亏损,豆油企业显然更乐于选择进口转基因大豆。

  为保护豆农利益,维持大豆种植面积,从2008年开始,国家建立了大豆临时收储制度,在国内的非转基因大豆价格过低时,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按一个最低保护价敞开收购,直到该品种的价格达到最低保护价之上。但从连年降低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上来看,这项政策并没有起到治本的作用。以2012年为例,国家制定的收储价格为4600元/吨,而企业,只有收购价格在4200元/吨以下的原料才能保证开工不会亏损。这导致豆油企业无法从豆农手中买到一粒大豆。即便如此,在化肥、农药、土地成本年年攀升的背景下,豆农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利润。

  在转基因大豆的冲击下,非转基因大豆价格若是上升,豆企受损,下降则无疑豆农受损,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已处于两难的境地,何去何从值得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