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扎根基层显成效
近年来,山东省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会力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紧密结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网络,做到了“有组织、有载体、有阵地、有监督”。
据了解,2013年省体育局就与团省委联合,开展了以“我们在行动 健身更快乐”为主题的山东省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纳入全省志愿服务体系,迅速在省级成立志愿服务总队,积极招募热爱健身、甘于奉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广大教练员、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者、优秀体育教师、优秀运动员和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同时,要求各级体育部门与本级团委联合成立本级的志愿服务支队、大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各级志愿服务队伍,是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百姓、不求回报。为鼓励广大志愿服务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省体育局为广大志愿者专门配发了服装,很多志愿者都表示:“志愿服务队伍就是服务的实体,它为大家找到了归属感,也获得了荣誉感,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怀也为大家减少了后顾之忧,可以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服务”。
主题活动是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重要载体。自2014年起,省体育局每年开展以“体育技能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为主题的“四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各市至少举办一次规模较大(接受指导人数不低于150人)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性健身指导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总量不得少于20项次,其中,进社区和进农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数量,不得低于全部活动数量的50%。每次服务都要悬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宣传条幅等,这些措施都进一步营造了“关心全民健身、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风尚。每年11月,省体育局都对各地开展的“四进”活动进行评估,并对其中开展优秀的地市给予扶持。除了“四进”活动,省体育局连续8年每年利用高校优秀体育教师和学生资源,利用暑期赴全省137个县市区,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全民健身志愿宣讲,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
分布在广场、公园、城市及农村社区等公共场所的全民健身站点作为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让志愿服务更加常态化,使日常性的志愿服务更具长期性和延续性,也更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为了实现全民健身站点规范化管理,省体育局出台了《山东省全民健身活动站点暂行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全民健身站点必须有固定的活动场地、有负责人、配备1-2名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有相对固定的参与健身人群、健身活动时间、项目相对固定且必须有规范的健身活动站点管理制度,提高了全民健身站点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2016年,省体育局创新工作方式,利用省全民健身信息数据平台,实现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网上管理,各级各类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均可通过数据平台上传活动计划方案、图片等,使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更扎实,评价更客观,效果更显著、监督更有效。
此外,省体育局在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中,更加注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再培训,特别是提升广大活跃在一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健身技能水平和指导能力,以便为群众提供更丰富、更科学的指导服务。广大指导员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健身团队,开展健身交流,对健身设施进行巡检,成为志愿服务的骨干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全省各地每年至少举办300次以上的各级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2017年,省体育局将继续在提升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规模、质量和水平,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长效化机制方面下功夫,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科学指导服务,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科学健身素养,为全民健身的广泛深入开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