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谈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 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山东省政府网: 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新文同志接受我们的访谈。省发改委是我省重要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也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参谋助手,张主任将就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问题进行解读,并回答有关问题。
山东省政府网: 上半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7.7%,高于全年增速目标0.2个百分点。请问张主任,上半年全省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主要支撑因素有哪些?
张新文: 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企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特点。一是“稳”的格局在巩固。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增幅分别高于去年同期1.1个、0.5个和21个百分点。二是“进”的态势更明显。工业升级效应明显,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11.5%,连续6个月增幅高于1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1%,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三是“好”的势头在延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好,钢铁、煤炭去产能成效进一步显现,“地条钢”清理整顿工作全部完成;全省商品房去化周期12.8个月,同比缩短4.3个月;企业负债水平逐步降低;累计实现“营改增”减税600多亿元,省内外电力直接交易预计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30亿元。先行指标预期好,上半年,全省工业用电量、货运量分别增长7.7%和18.6%,增速同比提高6个和11.6个百分点,均为近年来的较高水平,反映出生产预期持续向好。
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得益于“五大支撑”:一是政治保障支撑。省委、省政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营造了鼓励创新、担当作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奋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信心和斗志,必将推动山东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二是动能转换支撑。省委、省政府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统领,通过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和规划编制,明确发展路径方向和目标任务,梳理形成了拟争取国家支持的相关政策,统一了思想认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三是供求改善支撑。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低端无效产能逐步化解,钢铁、煤炭、化工等重点产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带动相关领域价格回升,推动了工业增速提升和企业效益增长。四是外部环境支撑。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加巩固,6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7%,连续11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五是重大项目支撑。建立“四新四化”重大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600个,总投资3.8万亿元;120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1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4.8%;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9%,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
山东省政府网: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确定,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张主任能否简单介绍下这一重大工程提出的背景和目前工作推进情况,下步重点工作有哪些?
张新文: 首先介绍一下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出的背景:近年来,我省经济增速逐年放缓,2012年首次回落到个位数9.8%,2016年降到7.6%,较2007年14.2%的高点回落6.6个百分点。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传统动能的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另一方面新动能尚未形成强力支撑。李克强总理来4月山东视察时进一步指出,现在中国经济走势分化的情况从“东西差距”变成了以黄河为界的“南北差距”。山东处在黄河交接之地,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能否闯出一条路子,对改变整个中国北方格局具有关键性作用,支持我们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要求我们在全国新旧动能转换中起关键性作用。李克强总理视察山东后,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学把握发展大势和省情实际,作出了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积极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战略部署,之后又正式写入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
今年4月28日省里成立了龚正省长任组长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规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推进办公室,李群常务副省长担任主任。三个月来,刘家义书记、龚正省长亲自带队深入各市调研,视察重大办并作出重要指示,多次召开座谈会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李群常务副省长先后4次召开重大办会议、17次专题听取汇报。各市、各部门积极推动,为方案和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支撑。省发改委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牵头部门职责作用,集中全委优势力量,全方位谋划开展相关工作,综试区方案、总体规划和重大项目库等重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迅速搭建班子研究起草方案规划。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启动工作电视会议召开后,我委立即行动,抓紧选定办公场所,从23个厅局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办公室。从委内抽选熟悉全省宏观经济情况、了解规划工作、综合文字能力强的人员,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测算、广泛查阅素材资料,全力开展总体方案和实施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经过60天加班加点、昼夜奋战,起草完成了方案初稿,根据各方面反馈的建议,对方案进行了47次大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8节、约1.3万字的内容,凝聚了各级智慧、汇集了多方资源。按照同步启动、压茬推进的原则,以总体方案为依据,编制完成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在区域上覆盖了全部陆域和近海海域,内容上努力使各市的合理诉求尽可能得到体现。二是积极开展对上汇报争取。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和我省发展实际,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国家宏观院等机构,就动能转换内涵、指标等重大问题开展联合研究。在北京和省内分别召开高层次论证会,邀请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和国家部委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对方案号脉把关,提出意见建议。围绕综试区范围、方案内容、报批程序等先后赴国家发改委进行了10余次深入汇报和衔接,争取最有利于我省的方案。目前,李克强总理已签阅,转交国家发改委研究办理。三是系统研究论证相关政策。为深入研究政策,我委组织专门力量,梳理借鉴了18个国家级新区、11个自贸区、17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原经济区、革命老区以及其他综合改革试验区等政策措施,根据43个省直部门和17市提出的建议,从创新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生态政策等方面,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含金量高的政策,先后5轮征求意见,最终确定了向国家争取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拟在省内实施的系统政策。四是切实抓好工作的统筹协调。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涉及面广、覆盖范围大,我委认真做好上下衔接、左右平衡工作,推动形成整体合力。先后与17市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衔接50余次,进行深入研讨。协调各相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对口课题研究、项目谋划、政策争取等工作。按照差异化考核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考核指标体系。五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认真筛选“四新”“四化”重大项目库,初期各方面提报项目3700多个,组织专家和相关机构,经过4轮综合评审,确定了先期储备项目600个,总投资3.8万亿元。按照“两轴一线、一图一表”的项目推进布局设计,根据入库项目的布局区域、行业领域、建设内容,确定项目在支持政策体系中所对应的具体政策,引导推动形成项目向重点区域聚集,资源向重大项目集中的推进格局。目前,对600个项目逐一列表,初步绘制了项目政策图表,构建了“全省一张图、一个项目一张表”的工作格局。同时,研究制定项目库管理办法,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推动“10+2”重大项目建设,加强调度,坚持每周汇总,及时了解进度情况,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下步,在总体方案获得国家批复和实施规划出台后,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方案争取获批上下功夫。做好方案修改完善工作,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汇报衔接,全力推进方案尽早获批。二是在规划编制上下功夫。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进行调整充实,并同步开展十大产业、“10+2”重大项目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在政策争取上下功夫。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对口争取工作,并同步研究配套措施,努力以改革激发活力。四是在重大项目推进上下功夫。继续做好项目筛选论证,围绕10大产业,每年从项目库中筛选确定100个当年度重点推进项目,构建“10+100”项目推进机制,省里还将研究设立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入库项目建设和重大战略性项目的引进培育。五是在营造发展氛围上下功夫。深入开展方案宣传、政策解读、项目推介、示范引领等,加强与各市及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广泛凝聚各方发展合力。
山东省政府网: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是事关全省发展大局和长远、保障群众快捷出行需求的重大工程。近年来,我省综合交通发展状况如何?下一步又有什么新的打算?
张新文: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综合交通规划建设,持续加大投入,强化要素保障,一大批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并陆续建成运营,基本形成了运输方式齐全、安全快捷高效的综合交通格局。“十二五”以来,全省综合交通网累计完成投资约6800亿元,路网总里程达28.3万公里,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其中,“十二五”以来新建、改建铁路里程5000公里,新增铁路里程2100公里,在华东地区位居第一,是我省历史上铁路发展最好、最快的一个时期。以货运为主的“四纵四横”格局全面建成,长期以来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能源运输和港口集疏运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客运为主的“三横五纵”快速铁路网规划全面实施,涉及的20个项目全部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我省城际铁路网规划。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速便捷出行的新要求,近期,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对全省综合交通网规划布局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优化调整的建议。总体想法是: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线,以重要节点城市为枢纽,统筹其他交通方式,着重对综合交通网络实施加密、提速、扩通道,全面构建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格局。
所谓“加密”:即新增滨州-淄博-莱芜-临沂、青岛西经诸城至京沪二线至莱芜等高铁项目,新增济南至微山、济南至高青等高速公路项目,新增烟台、潍坊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临沂、菏泽2个区域性交通枢纽,对现有路网进一步加密。
所谓“提速”:即将原规划建设的250公里/小时的城际铁路项目,全部提升为时速350公里以上的高铁;对主通道内交通量大的高速公路实施扩容改造,全省六车道以上高速公路占比提高到50%以上;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努力打造重点城市城区40分钟生活交通圈。
所谓“扩通道”:即通过规划新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项目,使我省高铁通道进出口由11个增加到15个,高速公路通道进出口由17个增加到24个,实现与国家大通道的高效衔接和互联互通。
规划全面建成后,将形成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1、2、3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覆盖全省82%的县市区:济南至周边市半小时通达,济南至青岛、青岛至周边市、全省相邻各市1小时通达,济南与省内各市2小时通达,省内各市之间3小时通达;济南与上海、南京、太原、呼和浩特等主要城市3小时左右通达。下一步,我们将对调整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报经省政府同意后,委托相关设计单位尽快开展规划修编工作。
山东省政府网: 近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能否谈一下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的基本情况及下一步推进举措。
张新文: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关注滩区群众脱贫致富。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到山东视察指导,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要遗忘黄河滩区群众,要求全面实施滩区迁建。我省黄河滩区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耕地186万亩,涉及9个市、26个县(市、区)、91个乡镇、782个村,目前居住人口60多万人。长期以来,受自然地理条件和黄河防洪政策限制,滩区欠账多、积累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滩区群众普遍面临“行路难、浇地难、吃水难、上学难、住房难”“五难”问题,成为我省较为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和新时期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将其纳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10+2”重大工程,全力予以推进。近日,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全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对具体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省发改委坚决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要求,把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政策落实,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这项惠当前利长远的重大民生工程。一是注重规划先行。按照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解决滩区60多万群众防洪安全和安居乐业目标,我委迅速行动,先后3次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黄委等部门进行汇报衔接,落实筹资渠道和支持政策。与河南省互访调研,2次共赴国家部委争取支持政策。及时高效编制完成总体规划,两轮征求沿黄7市和20个省有关部门的意见,5次赴国家发改委汇报思路和框架,我省规划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国务院批复。二是注重试点示范。协调落实两期外迁试点中央和省补助资金4.3亿元,一期试点建成投用,二期试点年内将完成主体工程。东明县就地就近筑村台试点进展顺利。深入滩区市县实际调研10余次,积极协调省直有关部门优化审批流程,督促指导市县加快编制实施方案,办理规划选址、黄河防洪评价等相关手续。三是注重狠抓落实。坚持超前谋划,成立工作筹备组,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各项牵头工作。研究制定了总体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项目资金管理和工作考核办法等,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
8月1日,《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总体规划》已由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农经[2017]1461号文件正式印发。根据规划,滩区迁建采取外迁、就地避洪(包括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改造提升)、临时撤离三种安置方式,到2020年,我省将全面完成滩区脱贫与迁建民生工程各项任务,基本解决60.62万滩区居民的防洪安全和安居乐业问题。目前,济南、菏泽、泰安、济宁等市各项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开展。
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时间要求紧、建设标准高,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总体规划分解落实。推动尽快印发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协调省直成员单位,尽快出台专项方案或规划,形成“1+N”规划政策体系,精准指导滩区迁建和产业发展工作。二是全面落实相关政策。会同省直有关部门落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住房保障、文教卫生等方面支持政策,切实形成政策合力。三是加快推进各类相关工程建设。针对五种迁建方式,配合省直有关部门协调推进前期工作,督促指导市县编制实施方案、拟定年度建设任务,及时分解下达投资计划,实现滩区迁建“开门红”。四是切实规范工程建设实施。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会同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深度参与滩区迁建,强化项目建设监管。加强对重点任务的调度考核,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和重大事项,构建督促检查长效机制。
山东省政府网: 去产能位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我省在这方面也采取了积极可行的举措,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能否谈一下目前我省去产能的情况?下一步还还将从哪些方面继续发力?
张新文: 化解过剩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发展方式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当前我省正在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去产能重要性更加凸显。对于这项工作,省发改委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坚持不懈、务实作为,取得了积极成效。上半年,全省煤炭行业增加值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5个百分点,钢铁行业增加值下降2.9%,优质产能市场空间得到拓展,全省工业增速提升和企业效益逐步改善。
在具体工作中,省发改委主要把着力点放在四个方面:电解铝行业清理整顿方面:组织开展系统调查摸底,截至2016年底,我省电解铝产能1260万吨,其中违规产能达321万吨,占全国50%以上。根据我省实际,经多轮对上争取,7月初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原则同意我省企业以产能置换的办法处置违规产能。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向4部委分别呈报了专项行动核查情况,开展了专项督查,同时下发清理整顿实施方案,建立了关停违规产能每日调度制度。截至8月10日,全省累计关停电解铝产能322.25万吨,超额完成关停任务。其中,魏桥集团269.2万吨、信发集团53.05万吨违法违规电解铝项目已全部关停。电解铝违规产能逐步关停,将对实现全省煤炭消费减量目标发挥重要作用。“地条钢”出清方面:与有关部门先后4次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全省排查出的2200家用电大户逐一进行鉴别确认,共查处“地条钢”36家、合计产能675万吨,并按照“五个彻底”要求坚决处置。钢铁去产能方面:根据国家加大去产能工作的要求,我省全年计划压减粗钢产能527万吨、生铁175万吨,任务全部落实到具体企业、设备和人员。目前已关停生铁120万吨产能。煤炭计划关闭退出煤矿5家、退出产能351万吨,目前已停产煤矿4处、产能321万吨,计划9月底前全部完成煤炭去产能任务。特别是,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一期第一阶段工程所有子项工程即将竣工投产,主要产品满足汽车、家电等行业对高档板带产品需求。高端石化布局方面:认真落实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通过淘汰落后、优化整合、进园入区,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改变我省化工行业“散、乱、危、小”的现状。我委先后5次到国家发改委和石化规划院汇报衔接,国家已同意将威联化学200万吨芳烃、烟台万华100万吨乙烯等重大石化项目列入国家规划布局。我们将聘请世界高水平团队,确保年底前编制完成高端石化产业中长期规划。
下步,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防反弹,就是坚决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尤其是“地条钢”方面,真正做到中频炉工频炉彻底拆除,工作台彻底拆除,防尘罩和铁轨彻底拆除,变压器彻底拆除,厂房内原材料彻底清除。二是抓出清,就是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真正把“僵尸企业”有效处置掉,将其占用的信贷、人力等要素资源转移到其他领域。三是扩领域,就是在继续抓好钢铁煤炭去产能的同时,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其他过剩行业。四是促升级,就是把去产能同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升级改造结合起来,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
山东省政府网: 2015年以来,国家相继开展了三批环保督察,近日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组已进驻我省,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省发改委在生态环保方面职责有哪些?重点工作有哪些?
张新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省发改委的一项重要职责,主要负责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二是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开展煤炭总量控制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三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资金,拓宽节能环保筹融资渠道;四是依法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这些职责既有总体工作的统筹部署,也有重点领域的推进落实;既有宏观层面的软性指导,也有指标数量的硬性约束。重点工作主要抓好五项具体任务。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我省“十三五”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有针对性制定了水资源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政策,确定了20个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中13个上升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在“两区一圈一带”等区域发展规划中,也都明确提出了强化环境同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的要求。二是大气污染防治。着力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拟定了行动方案,制定了七项重点任务,并逐项明确了压减目标、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截至2016年底,全省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329万千瓦。同时,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力争用3-5年的时间,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30%,可接纳省外来电能力占全省可用电力装机的30%。着力化解过剩产能,2016年提前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我委没有以任何方式、任何名义审批、核准、备案钢铁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三是水污染防治。2015-2017年,我委共争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预算内资金8.3亿元,带动社会总投资50亿元;争取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中央预算内资金4.3亿元,带动社会总投资57亿元。今年上半年,列入国家“水十条”考核的83个国控地表水断面中,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9%,高于年度目标3.6个百分点。四是应对气候变化。顺利通过国家对我省“十二五”碳排放降低目标现场考核评估,获得优秀等次。认真做好碳市场建设工作,初步确定了我省拟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名单,组织控排企业核定核查边界,对电力、有色等8个行业开展了现场核查。五是采煤沉陷区治理。累计争取国家采煤沉陷区专项建设基金13亿元,济宁市微山县已纳入国家首批重点采煤沉陷区,并获得中央切块资金8000多万元。积极推行采煤塌陷地光伏发电,支持济宁、新泰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建设,建成后可分别治理塌陷地3万和6.5万亩。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老工业城市搬迁改造、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探索推进“多规合一”,从顶层设计上指导和推动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二是强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加强十大强省产业培育,以产业的高端化推动发展的绿色化。三是强化煤炭消费控制。将煤炭压减任务逐一落实到重点地市、行业、企业、产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全部按照时限压减到位。四是强化项目审核把关。更加注重生态环保约束,严格节能评估审查,从源头上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五是强化考核评价。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好导向作用。
网页链接: http://www.sd.gov.cn/art/2017/8/28/art_2517_21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