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破解权责不一难题
前几天去一家动漫文化企业采访,企业负责人向笔者介绍了企业所享受的土地、税收、外贸、科技创新等各种优惠政策,谈到如何获取政府政策支持时,负责人表示与之前繁琐的“跑”各个政府部门不同,自从省文化厅、财政厅、经贸委、科技厅、外经贸厅等部门成立山东省扶持动漫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后,企业获取政府政策信息的渠道畅通了,符合政策规定的项目建设效率也提升了。据笔者观察,山东省扶持动漫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只是我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的一个成功的缩影。
政府一项工作的推进,往往涉及文化、财政、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牵涉到多个政府部门,可谓“多龙治水”。但多个政府部门“多龙治水”,可能存在职能交叉、权责不一等问题,导致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如何避免“多龙治水”所出现的问题?去年,省文化厅会同22个省直部门、单位成立了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沟通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齐心一力”破解这一难题。据悉,在近日印发的我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的起草期间,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讨论有关重要事项,为保证文件的全面准确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如何发挥更大的协调作用?在笔者看来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内容。笔者了解到,因为有地方发生了社会影响比较大的公共安全事件,一家电视台的一场下乡综艺演出,因为承办方所提供的场地聚集了大量的观众,当地公安部门出于公共安全的考虑,建议取消演出。在笔者看来,这种情况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事前的“协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协调机制在省级层面“横向推进”的同时,各市县政府也应参照模式组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达到“纵向推行”的效果。在上文提及的案例中,如果地方所有相关部门能够事先协商场地问题、观众数量控制问题,相信文化惠民演出不会让观众乘兴而来,失望而归。
笔者在某些基层乡镇采访的过程中,曾经听基层文化工作者对于多个部门所推行的村村通、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等工程表示不解,因为各工程分属于党政、教育、文化等部门,而在效用上却有部分的重叠,给基层工作者带来工作上的压力和资源的重复浪费。在笔者看来,解决这一问题,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已经给出了答案。协调机制要求资源利用上“集约集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在基层的工作中,推进协调机制落到实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发挥特点服务群众,集约资源更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在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发展趋势下,文化立法、依法管理文化势在必行。在笔者看来,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此类政府管理模式的终极目标是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在“行政退,法律进”的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在当下要放手探索公共文化协调发展新模式、新工作,扮演好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订的前期铺垫和重要来源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