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解读高考制度改革
摘 要: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一个重要改革试点是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到高考录取中,与语数外三科一起成为高考录取的依据。8日,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详解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高考中的地位,他认为学业水平考试参与高考录取后,将从制度上保证高考不分文理科。
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一个重要改革试点是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到高考录取中,与语数外三科一起成为高考录取的依据。8日,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详解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高考中的地位,他认为学业水平考试参与高考录取后,将从制度上保证高考不分文理科。
【谈不分文理】
今后要各门都学全面发展
张志勇说,长期以来,人们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存废始终争论不休,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等学校考试招生体系。这次改革则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依据,由此,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成为推进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
张志勇认为,方案中明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所有科目均将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这就从国家考试制度上真正突破了当前各地普遍存在文理分科教育的现实。
“长期以来,人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诟病之一就是文理分科,即高中生‘学文不学理、学理不学文’,这种割裂高中生知识结构,破坏高中生完整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做法,不仅导致高中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而且对于国民素质的培育危害甚大。这是过去我国历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张志勇说,这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国家规定的课程全部纳入考试科目,意味着高中生必须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任务的学习,为克服高中教育存在的文理分科的痼疾提供了制度基础。
【谈两类考试】
为的是个性选择对接大学
张志勇认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后将考试科目的成绩呈现方式分为“等级”和“合格、不合格”两类,意味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形成了两类考试科目,并将选择权真正交给了学生。选择“合格考”的考试科目,意味着学生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即可;而选择“等级考”的考试科目,则意味着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强对相关课程的选修学习。这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既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对有兴趣的课程学习的选择,为促进学生的差异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这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规定学生可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提供给高校招生录取使用。而“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张志勇认为,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通过高等学校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使用要求与高中生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合格考”或“等级考”的选择,实现高中生对高中课程学习与大学专业学习基础的双向对接,为打通我国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作者:朱士娟   网络编辑:高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