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举办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
4月1日,全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活动在山东师范大学正式启动。全省各市文广新局和省直文化系统有关单位负责人,民间文学、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80多人参加开班仪式。
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在开班仪式上说,省文化厅将挖掘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制定了《山东省文化厅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十大行动》。举办这次培训班是推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培植基层文化队伍、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转变的有效途径。
李国琳表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既是崇高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下一步,将抓紧开展形式多样的传承活动。通过收徒传艺、学校教育、依托艺术院团开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等多种形式,将自身所掌握的精湛技艺无私地传承下去,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到后继有人;积极配合文化部门,做好项目抢救工作。传承人要积极配合文化部门,把精湛技艺和技能展现出来,全面、真实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来,为历史留下宝贵的资料;要勇于创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要积极参与文化部门组织的各项文化交流和研讨活动,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不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使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培训班邀请省社科联副主席、省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等专家,围绕推进非遗项目保护、提高传承意识和传承本领等,进行专题培训。10名省级传承人进行了经验介绍。通过学习和交流,传承人开阔了视野,增进了交流,增进了共识,取得了很好效果。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省文化厅将分门类举办4期培训班,将全省312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全部培训一遍,进一步提高传承人的传承意识和传承本领,推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迈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