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化复兴的山东担当
文化复兴的山东担当
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精神内涵和崇高精神追求,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将对建造共同的精神家园起到纽带作用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丁锡国 刘宝森 孙晓辉
1月2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向十二届省人大四次会议报告工作。省长郭树清用近六分之一的篇幅,将“挖掘和利用好丰富的齐鲁文化资源”作为专项工作,单独论述,足见其在全省工作大局中的分量。
两年之内,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批示中,都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寄予殷切期望,也赋予山东重大的责任担当。
为此,山东省委省政府组成专门小组,正在研究起草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方案。与此同时,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阐发,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初步形成研究阐发、普及教育、保护传承、实践养成、传播交流体系。
·建设研究重镇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发明家,出生和汇聚到这里,逐步创建起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孔子、孟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墨子、庄子、孙子、管子、荀子等人提出的思想理念,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文明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孔子诞生地山东曲阜,在孔子研究院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宣示,作出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宣言。
一年之后,总书记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山东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山东重大历史责任。为挖掘阐发好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提出,要以开放的态度,推进齐鲁文化研究机构建设,打造一批重点研究基地,使山东成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研究重镇。
山东省政府与山东大学合作共建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以传统国学为特色、以儒学研究为重点,先后承担国家、教育部及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0余项,取得显著学术科研成就。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建立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20余次。其目标是成为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国家中心、复兴人类文明的东方中心、儒家走向世界的世界中心。
山东师范大学把齐鲁文化研究作为重点研究课题,逐渐在齐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齐鲁文化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儒学研究等领域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优势。
位于曲阜的孔子研究院,积极弘扬以孔子及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术研究、交流和展览收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2007年9月,成功举办世界儒学大会,至2013年已成功举办了六届。
近年来,山东整理出版了《山东儒学文献珍本丛刊》《孟子文献集成》《儒学与艺术学论丛》等一大批齐鲁文化典籍和学术专著,实施了“海外儒学文献回归计划”,启动了 “大哉孔子”中国画创作工程、“斯文在兹”孔子思想文化展深化研究等。
·形成普及交流中心
“德不孤,必有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0岁的济南市民杨波觉得,在公交车厢里写下这样的经典语句非常有意义。“特别是车里拥挤的时候,默读一下,心里感觉很舒坦。”杨波说。
自2006年以来,济南公交总公司推广的公交《论语》工程,如同流动的传统文化讲堂。4700多辆公交车,每天240万人次的运送量,车内没有商业广告,进入乘客视野的,是《论语》中的经典语句。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涂可国认为,中国人文化的基因从未失去,只是历经岁月,受到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变得模糊了,一旦有火花,便能重新点燃。
山东拥有古籍近300万册,数量可观,但宝贵的资源大部分“沉睡”在图书馆里,没有实现有效利用。为了让藏在图书馆的文献典籍走进百姓,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山东创造了“图书馆+书院”模式,利用社会力量和图书馆古籍资料、场地,开办国学讲堂、道德展室、国学经典阅览室和文化体验室,向公众开放,帮助群众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普及国学知识、雅乐和礼仪知识,培养高雅文化情趣。
据山东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介绍,到目前为止,山东省图书馆及济南、济宁、菏泽、烟台等市图书馆已建成“尼山书院”(以孔子出生地尼山命名),其中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已举办国学讲堂40余场,受众达1.3万人次。到今年底,全省153个公共图书馆将全部建成“尼山书院”。他认为,图书馆承担着教化人心、传承文明、引领风尚的重任,在这场“国学热”中,应该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乡村儒学、社区儒家,是山东省新近兴起的文化现象。一些学者、企业家和社会组织走进乡村和城市社区,开办国学讲堂,解读典籍,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使传统文化回归百姓生活。
在泗水县圣水峪镇官庄村乡村儒学讲堂,记者看到,教室里,有稚嫩的孩童,也有白发长者,或站或坐,都在跟随老师诵读《弟子规》。
乡村儒学发起人之一、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回忆说,开始时,要靠发放毛巾、肥皂等“小恩小惠”,才能勉强吸引村民走进儒学讲堂。如今,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些专家以农村居民最容易接受的“孝”为切入点,为村民讲授敬老爱亲、修身齐家的儒家思想,把儒学和优秀传统文化重新送到村里、送到老百姓心里。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文明对话的高端平台,也是向世界展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由山东发起的这个论坛,迄今已在国内举办过三届,并多次走出国门。2012年4月16日,“巴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50多个国家的大使和官员全程参加,座无虚席。与会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如今的一些人贪婪无度,导致经济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要解决现存的危机,必须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这次论坛,被称为中国在核心价值层面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一个成功范例。
去年9月底,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在曲阜孔子研究院挂牌。印度学者舒布拉说,位于孔子故里的这个总部体验基地,将会为那些想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提供更多亲近中国文化的机会。
为了把优秀传统文化更快、更多、更好地传播出去,最近,山东已着手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传统文化经典数字化工程、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重大理论研究和孔子学院总部曲阜体验基地等五个重点文化项目创意策划方案。
·建设道德文化高地
2011年,曲阜市曾对群众道德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令人沮丧。在这个圣人的故乡,不赡养老人、家庭不和睦、邻里不融洽、不诚信经营等问题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说,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成长的烦恼”,其中就包括一些社会道德严重失范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山东在研究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取利用传统文化的精华,将道德遵循转化为人们日常行为准则,着力打造道德文化高地。立足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诚信、仁爱文化,山东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相应地概括为爱德、诚德、孝德、仁德。对体现“四德”的善行义举,张榜公布,公开表彰,激发人们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建宁以孝德为例说,弘扬家庭美德从孝切入,不再是过去单纯的说教,而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孝的定义也摒弃了旧观念中一些对父母愚忠愚孝的糟粕,其新内涵不仅包括了对老人的生活保障、精神慰藉,而且将个人的敬业回报也纳入其中。如此一来,就把实现个体价值与家庭、国家结合起来了,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关系,符合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规律。
山东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四德工程”的经验,现已向全国推广。到去年底,全省建立的“四德”榜已达8.8万多个,有3000万人次群众的好人好事上榜,覆盖全省八成以上的村庄和近三成人口。
本刊记者不久前在曲阜市尼山镇周庄村头的宣传栏看到,村里所有给父母提供生活费的子女都在“孝德榜”上有名。一个月交给老人的赡养费、给老人做了几身新衣服、陪老人做了什么事情等,全有具体数字。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认为,道德建设需要惩恶扬善的氛围,“农村讲‘气候’,你要是直接硬管往往没啥用,需要在他周围树立榜样,用压力去纠正他。”
张榜起到了促使人们见贤思齐的功效。“沙窝村两半子,不出三天闹乱子。”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沙窝村原来是个乱村,村里开始评选“四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后,村子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骂街的不见了,搬弄是非的明显少了。
山东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推出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国重大典型朱彦夫。推进美德山东、文明山东、诚信山东建设,持续开展“学雷锋、做山东好人”活动,有535人入选“山东好人榜”,评出52名“山东好人之星”,6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这些活动,对引导群众道德养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涂可国认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后受到欢迎,反映出群众对回归文化传统、缓解当前“道德危机”的渴望。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精神内涵和崇高精神追求,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将对建造共同的精神家园起到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