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保障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潍坊市审计局 姜学凤
社会保障审计近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对于社会保障的其他部门来看,审计因其具有监督、鉴证、评价的能力及其作为第三者的独立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保障工作发挥预警性监督、基层预防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审计工作对推动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而当前社会保障审计工作与先进国家存在的差距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建议,进而突破工作的瓶颈,实现对社会保障工作的有效监督。
一、社会保障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审计组织方式方面的问题
1.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重视,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审计人员社会保障审计知识培训没有明确的计划,不重视社会保障审计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社会保障审计法规库没有专人负责管理和更新,一些新的行之有效的审计思路不能及时普及到所有社会保障审计人员。
2.审计力量单一,不能有效调动各方力量的积极性。
社会保障工作主要依靠政府审计机关单兵团作战,中介机构审计和内部审计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审计资源未能有效整合,社会保障审计工作仍需集合审计力量。政府审计机关隶属于当地政府管理,行政体制上的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双重管理使政府审计机关跨区域人员调配上有一定的难度。
(二)社会保障审计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1.项目的立项不科学,审前调查流于形式,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不符合审计流程。
项目立项不科学,不能有效利用其他项目对社会保障进行穿插审计,造成审计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审前调查流于形式,影响审计重要性和风险导向的确定、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进而影响了审计的全过程。有的审计组甚至忽视了审前调查的重要性,仅凭经验先审计后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违反了审计流程。
2.绩效审计理念不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进展缓慢。
社会保障绩效审计内容仍然不全面,对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关注的太少,绩效审计理念不强。计算机审计方面,由于社会保障审计涉及公安、房管、民政、财政等多部门,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和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导致审计数据采集转换难,远程审计和联网审计、计算机审计模块的构建和审计软件的开发都迫在眉睫,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指标。
(三)社会保障审计成果利用中的问题
1.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低,审计成果的利用率不高。
目前社会保障审计报告主要向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并提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未实行审计报告公告制度,使得审计结果缺乏社会监督,不能调动社会群众和其他机构的关注社会保障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审计成果利用率不高,甚至造成重复审计。
2.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不能及时有效持续的进行跟踪审计。
审计机关缺少督促审计整改落实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社会保障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仍然是审计工作的瓶颈。审计遗留线索也因审计项目安排的不科学、不同科室之间审计信息的不能有效沟通、审计档案重复利用率不高等不能及时持续追踪和查缺补漏,造成了审计成果的浪费。
二、完善社会保障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一)组织方式方面
1.加强人员配置,审计人员培训制度化,提高其自身素质。
加强人员配置,优化人员搭配结构,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可持续发展的审计组合。审计人员培训制度化,建设 “一专多能”为目的不同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结构,通过对审计人员进行系统的计算机审计应用知识培训,拓宽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面,掌握最基本的编程和模块设计及数据采集转换知识,逐步培养业务和计算机水平都过硬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建立经验交流的平台,使百家争鸣,百花争艳,注重对社会保障审计中发现问题定性适用的法律法规库和其他相关业务知识的整理和更新,使审计人员能够尽快熟悉相关知识,学习到先进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思路。
2.整合审计力量,创新审计模式。
在政府审计系统内部,采取纵横结合的审计方式,即:“上审下”审计和“平行交叉”审计,打破专业科室界限,充分发挥各科室的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做到重要项目重点突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探索以国家审计监督为核心,内部审计监督和民间社会监督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审计监督模式,国家审计机关可以将某些审计任务委托给民间审计组织,或者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中介结构-会计师事务所等来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审计,审计过程和结果由审计机关进行实时监督,或者请中介机构对国家审计结果进行复核和监督。国家审计机关还应加强对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要求社会保障内部审计常规化、制度化,出具内部审计结果报告,报审计机关备案。
(二)审计实施方面
1. 科学立项,重视审前调查,合理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科学立项做起,节约审计资源,与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其他审计项目有效结合,从而避免审计资源的浪费。充分的审前调查,利用以前年度的审计档案、审计法规汇编等现有资料了解被审计单位问题所在的风险点、以前年度遗留线索等确定审计的重要性事项和风险评估。及时召开审计思路业务会,集合审计组成员的思路,制订操作性强、详细细致的审计实施方案及计算机审计方案。
2.开展绩效审计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逐步部署社保联网审计,建立社保、工商、税务、房产、公安等相关单位及其他相关数据计算机远程联网,开发包容性、适用性强的社会保障审计应用软件,加大计算机技术应用,充分应用SQL语句法、测试法、分析性复核法等方法,建立不同数据计算机分析模型。树立社会保障绩效审计目标,探索和完善绩效审计方法和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审计制度,实现效益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实现与国际审计接轨的要求。
(三)审计成果利用方面
1.提高审计建议采纳度,积极推进审计公告制度
社会保障审计人员应透过现象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从体制、制度和机制等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提高审计建议的采纳度,审计机关有条件的参与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制定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对社会保障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要严格依法定性并采取处理处罚措施,加大审计处罚力度,以儆效尤。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引起社会舆论媒体和政府的关注,利用公众舆论的压力以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同时增强审计工作的影响力和透明度。逐步将社会保障审计结果公告纳入政府公开范围,并使公告流程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控制审计风险,确保审计公告信息的可信度和审计机关的公信力。
2. 以审计整改为契机,加大跟踪审计工作力度
加强社会保障审计整改管理工作,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巩固审计成效,并将社会保障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负责人考核范围,建立问责制,对不能如期进行整改或整改成效不到位的单位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审计结束后建立审计线索和审计问题台账,项目完善管理,档案重复利用,针对审计问题和线索进行后续跟踪审计,通过跟踪审计,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的同时,查清查透遗留线索,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