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专访我院副院长王兴国
在“三农”研究领域坚守
——记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兴国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兴国的学习和工作生涯没离开过“三农”领域。置身于山东这样的农业大省,王兴国和研究团队持续多年走访田间地头。一摞摞调研报告,从专业研究者的视野找出当地“三农”产业发展症结,并提出对策建议。王兴国笑称自己的研究是“从一而终”。
学术研究搭建桥梁
“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补齐‘三农’发展的短板,成为迫切问题。”在王兴国看来,社会科学研究只有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才能让学术研究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三农”产业研究尤其要注意观照社会现实。
作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牛产业创新团队产业经济岗位的专家,王兴国和团队每年都要跟踪调查养殖企业和农户,了解他们的现实需求,分析产业发展中成本、收益、合理养殖规模等问题,为山东省牛产业的准入制度和经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2014年,我国有些地区出现奶农“倒奶杀牛”现象。当年11月,王兴国等学者针对山东省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在滨州市、东营市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奶牛养殖行业发展情况,听取奶牛养殖企业(农户)、乳品加工企业以及行业管理部门的意见。
在调研中,研究团队了解到,此次“倒奶杀牛”风波是在国际乳品市场冲击、国内牛奶产业链利益分配失衡的背景下发生的。基于此,王兴国和团队提出,应对此次风波,不能只顾眼前困难,还要立足长远,从产业安全的角度考虑;应该打破奶业长期存在的消费需求增长动能不足、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养殖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趋于饱和的困难局面,从根本上提振国内奶牛养殖行业。他们的相关建议被当地畜牧行政管理部门所采纳。
在王兴国看来,这样的学术研究为产业政策制定者与产业从业者搭建起了一座桥梁,让产业政策更符合实际,发挥更好的作用。
需要更多贴近现实的调研
“越贴近,越真实”。大量生动鲜活的调研案例让王兴国了解到真实的农村面貌和农民所需。他说,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和当地村干部们进行访谈就是一个有效的调研切入点,“他们能清楚地告诉你村里有多少60岁以上的老人、多少上学的孩子、多少村民在县城或者其他城市买了房子,外出务工的村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对村情和国家涉农政策如数家珍”。
王兴国积累了丰富的调研经验。近年来,土地流转正在很多农村地区推行,然而如何制定土地流转价格,却因涉及各方利益,十分棘手。有些地区农民协商提出以一定数量的小麦(价格)作为土地流转的价格。最近王兴国在山东省齐河县调研时就有新的收获,当地村干部介绍村里的土地流转价格按当年小麦最低保护价计算,“按照(小麦)市场价没法算,市场价忽高忽低的,这边想少拿点,那边想多要点,容易产生矛盾”。王兴国说,在实践中,农民表现出来的智慧让人印象深刻。他也感受到,没有贴近现实的调研,不可能拿出可行性的研究成果。
王兴国时常感慨,正是经常深入农村,才发现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对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已如此深入和广泛,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而这方面的课题对于研究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农村发展十分有意义。
“通过调研,还能启发新的研究思路。”王兴国说,中央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学界有些研究着眼于从价值链、交易成本等多种理论论证产业融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王兴国基于近年来的调研判断,中央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
王兴国在多地调研中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快速升级,与农业多功能性相关的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生态环保、科技教育等消费需求持续扩张,这在客观上要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于此,王兴国在研究中提出,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要改变以往过度重视产品功能的倾向,充分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利用农村广阔的地理空间、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为城乡居民提供包括食品、生态、文化等在内的多种产品供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记者 张清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