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创新社区文化馆新模式实现公益文化服务“零距离”
为加快推进文化供给改革,创新基层文化输送渠道,打造新型文化供给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青岛市以市南区为试点,创新推出了社区文化馆新模式,实现公益文化服务“零距离”。
一是开创社区文化馆新模式。 顺应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精细化的发展趋势,市南区积极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整合专业的培训机构、师资力量等优势资源,创新推出社区文化馆新模式。3家社区文化馆与区文化馆实行总分馆统一运行、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总馆制定文化服务标准、安排培训项目、统筹活动开展、下派业务干部和专业辅导老师,社区文化馆全年推出各类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形成总馆辐射、多点成面的基层文化输送网络。该项目旨在通过整合专业文化资源,调动社会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新产品、新渠道培育,从而有效对接居民需求,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众受惠”的大文化格局。
二是零距离享受高品质文化服务。 推动由“办文化”向“送文化”转变,以往居民参加文化培训和活动,需要专门赴市、区文化馆报名参加,时间和距离成本较高。市南区社区文化馆的推出,将专业的文化服务送到居民身边,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包括公益文化培训、群众艺术团队辅导、艺术及“非遗”展览、社区公益文化课讲座、高雅艺术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近距离满足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可以极大的节省市民的时间成本和距离成本,突破了传统文化馆服务位置固定、辐射范围有限等难题,实现文化服务“零距离”。
三是菜单式课程精准输送。 第一批开放的3个社区文化馆的场地及教学设备均达到了开馆的专业标准,排练厅、教室及各类文化培训设施一应俱全。2016年春季,已面向全区招生千余名社区居民,根据基层社区需求,通过“菜单式点菜”最终确定了20余个培训班,涵盖了时装形体、中国舞、民族舞、吉他、合唱、朗诵、中国画、书法、摄影、剪纸、手工艺等相当丰富的文化课程。通过将文化培训、艺术辅导、艺术鉴赏等服务精准输送到百姓身边,构建起直达基层、高效精准的文化输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