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七一”讲话
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正确政治方向
——自治区社科界专家学者座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记者/朱玉
7月5日,12位专家学者在自治区社科界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好学习宣传研讨活动,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实践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体现了我党对历史经验与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我党对实现更好发展的、足够的底气和充分自信;体现了我党崇高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闫国灿认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做到“六个深刻理解”: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深刻理解讲话的理论高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深刻理解讲话的历史厚度;从95年党的历史、党的经验教训,深刻理解讲话的思想深度;从对文化自信和改革开放的认识,深刻理解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意义;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的担当精神,深刻理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创意;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和特别寄语青年一代,深刻理解我们党着眼长远的深意。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可让认为,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条红线、这个灵魂,主要是弄清楚三个根本问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知道我是谁、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一个政党才能保持思想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自觉,才能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义无反顾、继续前进。
自治区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程建江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核心内容,掌握其精神实质至关重要,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进一步深化,是辩证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牢记使命担当推动工作开展
把握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条主线,有利于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深刻领会讲话的高远立意和深刻内涵,有助于我们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实践中去,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力开展。
新疆社会科学院院长高建龙说,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要始终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正确的政治方向。把讲政治、守纪律作为第一要求,坚持“理论研究无禁区、宣传教育有纪律”,把为党和人民做学问作为人生目标,在服务社会稳定发展中贡献力量,在增进各族人民福祉中体现价值。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构建中国特色、新疆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要突出优势学科、补齐发展短板,坚持理念引领、问题引领、实践引领,加快推进新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深化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发挥好党委、政府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自治区党校副校长丁守庆表示,不忘初心的八大要求强化了责任担当。我区各族党员干部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要旨,从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的高度,从自觉实践“三严三实”作风、深化“两学一做”成效的高度,从培育“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素质、争当“四强三力”新疆好干部的高度,严格自律、甘于奉献、锐意创新,用实际行动和真实成绩,为党旗增色、为党组织争光。
自治区党委讲师团团长徐长春说,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领会到自信心只有转化为千千万万党员干部的自觉实践,才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作为党的宣传干部,要把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前进的自觉和自强。把个人的命运和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同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起来,和推进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和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以学促干、以干促学,不断增强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后来居上的勇气和能力,促进我们真正成为推动新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四强三力”干部。
自治区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李丹说,在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同时,我们要结合实际,下大力气,将活动引向深入,掀起党史教育、党风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高潮。李丹认为,贯彻讲话精神,开展党史教育,就要了解党员队伍的“四乏”现状,就要明确党员队伍的“四有”素养;贯彻讲话精神,开展党风教育,就要了解从严治党的五大举措,就要明确从严治党的三大成效;贯彻讲话精神,开展党性教育,就要了解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就要彰显共产党人的责任情怀。
新疆社会科学院组织人事处处长、研究员苏成说,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要切实体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现实行动意义,时刻自我对照、自我警醒“初心是否依旧,能否继续前进”。
关心与关注青年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饱含着对亿万青年的巨大鼓舞和鞭策。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而能否赢得青年群体的认同,直接关系到政党的命运。
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秀玲认为,面临新疆“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需要政治坚强的教师队伍。首先,广大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其次,要坚持立德树人,争做“五个认同”的模范和民族团结的模范,要讲政治守纪律,站好三尺讲台,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次,要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真懂真信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增强对重大理论问题的解释力,回应学生重大关切,为学生解疑释惑,关心学生思想成长,履职尽责积极为党培养人才。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安尼瓦尔·托乎提说,做好青少年的工作,就是抓住了“根”和“本”。在新疆,科学认识意识形态领域的特点和趋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着力构建和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科学教育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让我们的孩子沐浴着党的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
坚守共产党人崇高信仰做勇于担当的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的担当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承担,对为人民服务誓言的承兑,对中国13亿人民美好未来的担当。
新疆社会科学院中特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刘芦梅认为,今天,我们面临着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面临“三期叠加”的异常复杂的严峻形势,新疆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否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事关全国稳定大局,事关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事关党的事业与各族人民福祉。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杨丽说,不忘初心,坚守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就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自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全面实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