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400年古桥保护遭质疑 禁行标识形同虚设
永济桥上的石狮子雕刻很精美。 记者 王倩 摄
平阴县东阿镇有一座400年的古桥,虽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却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这座桥叫永济桥,尽管它的桥面已经被轧得凹凸不平,但至今依然承载着往返东阿镇老城的繁重交通任务,由此过往的机动车一辆接一辆。
400年古桥依然矗立
从平阴县东阿镇往西行,石姜线是通往西部村落的重要交通要道。明朝万历年间修葺的永济古桥,便在这条交通要道上。
桥东千米以外的东阿小学旁,是东岳衡东阿阿胶作坊旧址,院内正在平整土地;桥西3公里则是曹植墓景区。
14日中午11点半,路过此地的刘先生,在开车过了桥之后,找到一处锁着大门的民房前停下,便抱着手机开始围着石桥拍照,看完桥头矗立着的石刻简介,刘先生感叹,“听说这是全国文保单位,不是普通的古石桥,细细看下来,真的觉得它不凡。”
位于东阿镇老城内的这座永济桥,横跨狼溪河,原来是东阿古城内唯一的东西通道。而它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明弘治年间。
“《泰安府志》里记载,1500年,修建起垒石3孔的石桥,但被水冲毁。嘉靖三十三年(1554)改建为一孔木桥,更名‘永济桥’。现存的桥是1614年所建,民国时也曾经重修过。”济南碑刻研究专家黄鹏说。1614年为明朝万历年间。
黄鹏在几年前就到访过这座古石桥,当时桥下的一波碧水。住在桥头附近的一位村民说,因为今年天旱,加上上边没放水,桥下北侧的水几乎都干了。
不过也正是如此,村民们也才能再次看到石桥的整体面目。
七对石狮神情各异
这座石拱桥全长40多米,最大跨度有8米多长,是济南市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单孔拱券形石桥。
刘先生早就听说过,桥上保留着精美的兽类石刻,当实地看到这些形态各异的小狮子和神兽时,他还是被这些石刻折服了。
连接单面15块石栏板的,是16根石望柱,每根望柱上都有一个石雕,桥头桥尾两侧各是四个寿桃样子的圆滚滚石雕,其余的,则是石狮和石猴。
用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些古人的创作,依然觉得现存的这7对小狮子们很精美:一只狮子高高的额头,大大的鼻孔,咧开的嘴巴里,俏皮地吐着舌头;一只狮子低头做沉思状,却还是咧着嘴巴,像是看到了什么让它惊讶的事情;一只狮子怀里还抱着一只小狮子,小狮子想要挣脱大人的怀抱,往上擎着身子……
而在石桥的拱额中心,南北两边分别雕有两只不同形状的石兽,一只像狮首、一只像龙头,它就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子:避水兽趴蝮(音同“八夏”),趴蝮能吞江吐雨,负责排去雨水,会调节水量,所以它常被镇于桥顶两侧,面向滔滔河水,寓示大桥会永避水害,长存永安。
精美石雕有多处残缺
而让人觉得可惜的是,石桥上的雕刻作品,有些已经只能算残存,“这些石雕的精品,还被人编成过小唱:十八个狮子一对猴,二八一十六个蘑菇头,独石一百零八块,南北三十个流水沟。”黄鹏说。
桥头如今只能寻得7对石狮子,至于其他四个,究竟是人们当初误数了,还是已经没了,无从查询,就是这7对石狮子,也有几只被损毁,破坏最严重的一只,像是被刀锯齐齐砍下,只剩下三分之一。
而一对石猴,则都只剩下两只动作栩栩如生的猴腿和半身,其余则瞧不出是只猴子来。桥拱额处望水的趴蝮,北面的一只嘴巴也有“残疾”。
附近村子里的村民说,他们常为自己村里有这样一个古老的物件而骄傲,但依然说不上来,该怎么保护它,“几百年了,夏天河水涨的时候它啥事儿没有,前段时间把石头缝里几棵越长越大的树给锯了,这也算是保护它了吧?”
禁行标识形同虚设汽车让老桥很受伤
□记者 王倩
生活日报12月14日讯 从明朝年间到现在,永济桥依然肩负着东阿镇东西要道的重任。
由东往西去的桥头,树立起一个2.8米的限高杆。三道减震带,也是为了提醒过往车辆慢行。尽管桥头放着一个禁止汽车通行的标识牌,但因为无人阻挡,车流依然很多。
14日上午11:30-11:40,10分钟内有10辆私家车和9辆机动三轮车通过永济桥。
“桥太窄,错不开车,等到赶集的时候,这个地方也会堵车。”一位村民说,“你看见远处那座桥了没?修好了,但路不通,所以车还是得打这儿经过。”
如今桥面上还能看清当初建设或者修葺时的青石板,但路面已经严重凹凸不平。
记者采访期间,一位老年妇女骑着三轮车,车轮卡在两块高低的石板之间。“你看看这些被车轧的路哟,我每天走这儿不得劲儿。”
从黄鹏提供的2007年1月的古桥照片上看,那时桥面还很平整,不像如今这样坑洼不平。村民们心里很清楚,“新建好的桥能早日通行,就不再走这座古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