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老把式争当创业带头人
1月25日,海阳市徐家店镇强辉合作社理事长刘彦辉在盘点时发现,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合作社社员就增加了500多户,总数接近3000户。
“有了分工明确、管理高效的团队,才能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这是刘彦辉记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2014年11月中旬,刘彦辉参加了海阳市举办的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正是在这次培训过程中,她不再坚持“一把抓”的管理模式,而萌生了“划片管理”的灵感。
培训结束后,合作社一改之前只通过几名社员送技术、配送农资、发展社员的做法,开始有层次地组织、管理团队,划分了朱吴片、东村片、行村片等8个服务区域,并分别选拔出了在村里信誉度高、能力强的“片长”,负责片内的服务工作。“以前村民入社找不到联系人,现在直接找‘片长’,十分方便。”刘彦辉说。
在前来参加培训的100名农民中,像刘彦辉一样选择创业的女性达到了71位。“现在农村年轻的男人一般都选择出去打工,妇女已经成了主力军了。”海阳市农业局农广校校长陈云霞介绍,“农民受职业技能、创业能力的限制,虽有一腔热情,但企业的发展却面临各种因素的制约。”
烟台市阿尔法肥料有限公司经理孙海荣拥有12年创业经历。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她的努力下已经初具规模,固定员工共有30多人,年生产肥料达80000吨。然而,近年来员工管理、成本核算等问题一度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以前,阿尔法公司一直是通过二级代理商把肥料卖给农民,利润低,农民花费也多。当她的问题得到培训老师的分析后,“跨过二级代理商,与村或合作社联系,把肥料从厂里直接送到农民手中”的想法,让孙海荣格外兴奋。孙海荣连跑了几个村和合作社,顺利达成了合作意向,一直困扰自己的员工管理和成本难题也随之解决。
与刘彦辉、孙海荣一样,在该市去年举办的两次创业培训中,共有200多位农民参加了免费培训,学习、选择农业创业项目。通过市场考察、编制农业创业计划书,以及创业模拟训练等,农民的职业技能、经营能力、创业素质也得到了提升,一个个种地“老把式”纷纷脱胎换骨,成为了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
“除了前期的培训,我们还将进行后期的跟踪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陈云霞说。(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