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种田“利器”,那毛村真的要富起来
屋内匍匐着一款款样式、颜色及大小各异的农用无人机,院外停放着几辆运载农用无人机的货柜车。这是记者近日在广东省雷州市乌和镇那毛村文化活动中心见到的一幕。
贫困不止发生在山区,海边也需要帮扶。地处雷州半岛西南,北部湾东岸的那毛村,是广东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200多人。
担着渔村之名,那毛村人却是在地里刨食。尴尬的是,那毛村可耕地并不多,60户贫困户合在一起也不足百亩。“靠这点地脱贫,除非能长出金子来。”2016年4月,广东省农业厅派驻那毛村第一书记彭彬到村进行一番调查后得出结论:那毛村脱贫致富需要转变观念,在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基础上,借助外力,引进“利器”。
记者见到的这些农用无人机,正是那毛村最新引进的脱贫致富“利器”。
“既要看到碗里,更要看到锅里,谋事创业要有大局意识。”彭彬说,湛江市是广东省农业大市,水稻、甘蔗及番薯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大且集中。除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村里的一亩三分地外,也可以发展农业服务业。“既能带动村民致富,又能促进农业发展,何乐而不为。”
彭彬说:“农作物长在地里后需要施肥、喷洒农药等,而这些就是无人机的战场。”
那毛村跟珠海羽人农业航空有限公司采取合作共营模式引进无人机队,双方签订合约:那毛村利用部分扶贫帮扶的产业资金投资30%,羽人公司投资70%,成立无人机队,提供农业服务。合约期暂定5年,那毛村每年有近20万元的保底利润。
合约规定,如果3年内那毛村的利润总额没有达到投入本金额度,合约期满时,无人机队将归还那毛村全部投资成本。那毛村承担提供设备存放及培训场地、维修等服务。
记者近日在离那毛村100多公里外的遂溪县见到正在喷洒农药的一架无人机小分队。一架装着农药的无人机正在飞手的操纵下,离地大概3米,给2米多高的甘蔗喷洒农药,几分钟时间,一亩多的甘蔗地便喷洒完成,既高效又便捷。
“一台货柜车配备3名工作人员、几架无人机,组成一个小分队。”珠海羽人农业航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秀琼说,正常情况下作业,一个小分队一天能喷洒1000亩左右。
记者发现这支队伍不止3人。“无人机是高科技,但飞手却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只要能熟练操作就行。”蔡秀琼说,队伍里有“实习队员”,他们是那毛村的年轻人,跟着一起学习无人机的操作方法。
莫扬鑫今年20岁,是村里贫困户,本来一直在深圳打工,听说村里搞起了无人机队,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学一门技术。从刚开始电脑模拟、试飞小型飞机到现在能在小分队打下手,他越来越娴熟。
“越学越觉得这份工作非常好,既掌握了一门技术,又能挣钱,我准备跟着一起干。”莫扬鑫说。
让飞手本地化,是无人机队的战略之一,这样既能节省人力成本,又能让村民增收。
目前,无人机队有30多架无人机,6台货柜车。从今年4月份到现在,无人机队总营业额已接近50万元。“今年营业额能到400万元至500万元,那毛村能分到利润30多万元。”彭彬说,无人机队已跟一个甘蔗种植户订了协议,9月份有40万亩的农药要喷洒。而这些收益将用于贫困户分红、村里公共事业等。
无人机队不仅为那毛村脱贫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正在改变雷州市甚至是湛江市的农业生态。“把无人机搬到农村,用现代技术服务农业,不仅能带动产量、效率的提高,更让村民对现代农业科技有了更深的认识。”彭彬说。
今年9月,雷州市遥控飞行无人植保机技术培训将在那毛村举行。那毛村插上了“致富的翅膀”。
作者:李雄鹰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