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城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大力发展标准农业
据莱芜日报报道,莱城区坚持用发展工业的思路谋划区域农业,用工业理念打造品牌农业,趟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全区以“三辣一麻”为主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条越拉越长,逐步呈现出由特色农业向精品农业提档升级的喜人局面,经过精深加工的各种特色农产品陆续销往国内外高端市场,成为强区富民的支柱产业。
近日,记者从区统计部门看到这样一组数字:2014年莱城区农产品出口创汇49264万美元,其中以姜蒜为主的农产品出口38415万美元,远销日本、欧盟、韩国、新加坡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仅1-2月份,在各种对外贸易十分不景气的状况下,莱城区农产品出口却独树一帜持续逆势增长,出口额达到了6342万美元,同比增长17.7%。细细分析,出现这样的喜人结果一点也不感到意外。莱城区作为华东地区姜蒜主产区,“中国生姜之乡”的美称享誉国内外,经过多年的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开发建设,农产品深加工链条越拉越长,已在国内外市场打造了响当当的特色产业品牌。
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引领农业产业向高端迈进。近年来,莱城区通过规划引导和重点扶持,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成立合作社,发挥龙头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势,带动专业合作社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逐步建立起了一个以农业龙头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为主体,家庭农场为发展方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截至目前,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29家,年贮藏加工能力130多万吨。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17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7家。农产品由原来简单的粗加工拓展到现在的保鲜、腌渍、脱水、速冻等多种加工工艺,开发出姜片、姜汤、姜酒、黑蒜、丹参茶等精深加工产品200多种。
从农业标准化生产走向规模化经营。近日,莱城区明利特色蔬菜种植合作社召开社员代表大会,为社员发放了2014年30多万元的盈余分红。据了解,目前由该合作社种植的14个蔬菜品种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认证面积达3600亩,认证产品产量达11500吨,带动周边60多个村、3000多农户参与蔬菜生产,该社生产的农产品已销往8个省份20多个地市。这仅是莱城区发展特色农业合作社的一个代表。
要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重要途径,莱城区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积极探索有效发展模式,组织各类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开展多层次、多领域服务,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组织,支持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开展包括技术推广、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运输、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区以姜蒜等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891家,注册资金13.8亿元,成员总数5万余户,带动农户近9万户;新增省级示范社9家,市级示范社24家;新发展家庭农场50余家。在各类农字号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下,全区特色农业不断向精品农业迈进,农业产业化水平逐年提升,目前全区形成了年产生姜60万吨、大蒜25万吨、花椒2500吨的规模,培育生姜等标准化基地达42万亩,获得国家“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总数达到10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5个,绿色食品35个,有机食品2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各精深加工企业大力开展以“互联网+”为主要模式的电子商务营销策略,不断扩大农超对接范围,全区姜蒜系列产品成功走进北京、上海等60多个大城市的200多家大型购物广场(超市)。全区农产品出口在日本、欧美等高端市场份额由2002年的不到1%提高到现在的20%以上。
今年,莱城区确立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实现收入增长10%、税收增长9%的发展目标,争取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创建市级以上标准化基地3个以上。围绕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全区将落实专项财政扶持资金用于人才培训、企业品牌培育、基地建设、市场开拓等。同时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带,达到买全球、卖全球的莱芜农副产品新格局。(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