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移动支付业务增长1.55倍
工行工作人员介绍外币兑换机。
记者高晨马文婷
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金融就意味着理财。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金融在理财之余,更增添了许多便民的新功能。上周,以“汇科技慧金融惠生活”为主题的2014中国国际金融展(以下简称“2014金融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记者在会场发现,金融惠民已经超过理财投资,成为市民关注的新主题。
■数据
移动支付业务高速增长
在金融展举办的同时,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于8月28日-29日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东荣在论坛上表示,移动金融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中大有可为。他指出,发展移动金融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始终把信息安全和客户权益保护放在首位,为群众提供更为安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二是要推动基于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三是要加快发展移动金融业务的检测认证体系。四是要加快推进移动金融的创新试点。
记者从金融发展论坛上了解到,今年第二季度,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50.38亿笔,金额456.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5%和17.42%。其中,移动支付业务9.47亿笔,金额4.9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倍和1.37倍,移动支付业务继续保持高位增长。银监会信息科技监管部副主任单继进更在论坛上坦言,目前银行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看点
外币兑换机可自助换币
出国回来没用完的外币该怎样处理?留在家里容易被遗忘,去银行柜台换成人民币又要排队,比较麻烦。京华时报记者在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展台均发现外形与ATM机类似的自助设备——自助外币兑换机。
据中信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外币兑换机今年首次公开亮相,它可识别17个币种的170多种券别,提供8种语言提示服务。目前,该机具可提供中、英、法、日四种语言的语音、文字服务,可接受兑换美元、英镑、欧元、港元和日元5种货币。客户只需持有效身份证件,即可通过外币兑换机自助办理外币现钞兑换人民币现钞业务,每日最高可兑换2500元人民币,平均每笔交易用时只需要1分钟左右。不过,目前这种兑换机不能兑换外币硬币,且暂时只能用外币兑换人民币。
金融机构抢滩移动支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支付应用转到了手机平台上,移动支付也成为金融机构争夺的新市场,摆脱了物理网点的制约,手机银行使金融服务与日常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京华时报记者在展会上看见,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将自己的移动支付产品带到了展会上并提供多种缴费充值以及火车票和飞机票购买、电影票购买和选座等服务。
除了传统金融机构,一些新的支付企业也在争夺移动支付的蛋糕。记者在银联商务展台看到,观众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扫码成功跳转到“全民付”Web页面,仅凭手机号和密码就能简便地实现注册和抽奖,抽奖手机与POS终端交互验证,就可获得相应的抽奖礼品。
理财产品互联网化
金融展虽然越来越科技化,但是理财仍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新平台再造业务渠道,成为新的发力点。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都推出了类似“余额宝”的产品,华夏银行在智慧电子银行的基础之上,推出了首款基于互联网的余额理财产品——普惠基金宝。客户通过该产品,可随时打理自己的闲钱,还可以查询到6个月之内的历史交易记录,并可提供电子账单导出功能。
在拉卡拉展台,记者了解到,其为区域性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还有新建的农业银行整合——创新银行的综合受理平台,包括社区金融解决方案,收单金融解决方案和移动金融解决方案。这三个方案相对应今年推出三个产品社区通、商户通和超级手机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