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违法黑名单: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23.08.2016  19:05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对逃骗税等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实施联合惩戒。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积极探索,于2014年率先在部委层面推出税收违法黑名单公布和联合惩戒制度。据不完全统计,该制度试行以来,截至2016年7月底,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已公布税收违法黑名单2470件,公安部门已配合税务机关办理阻止欠税人出境边控483人次,实际阻止出境56人次。
  2016年2月24日上午8时40分,秦皇岛某公司老板李某在广东省珠海拱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办理出境手续时,被告知不予办理。原来,李某因拒不补缴被河北省秦皇岛市国税局稽查局查处的833万元税款,被列入了税收违法黑名单,按照国家税务总局与公安部等21个单位联合签署的联合惩戒措施,李某被阻止出境。
  类似“受限”的事情还发生在宁波某船业有限公司老板严某身上。严某2015年多次向当地银行申请一笔贷款,都被银行拒绝。原来他所经营的船业公司曾因逃税447万元,被纳入税收违法黑名单,他在银行备案的信用等级被降到最低级,导致他融资受到严格限制。
  记者了解到,2014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以下简称《公布办法》),同年12月,与国家发改委等21个单位联合签署《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上述两个文件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税收违法黑名单公布及联合惩戒制度基本确立,可以说,一旦因税收失信上了税收违法黑名单,当事人就会处处受限,寸步难行。”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有关人士说。
  “建立税收违法当事人黑名单制度,并实施联合惩戒,是建立社会信用机制的重要举措。实施联合惩戒的目的不是惩戒,而是营造更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促进税法遵从。”该人士介绍,2016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重新修订了《公布办法》,并于6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修订后共计18条,增加了税收信用修复机制。
  《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提出要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要求实行联合惩戒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确各类失信行为的惩戒期限,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不再作为联合惩戒对象。
  据统计,截至2016年7月底,在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已公布的税收违法黑名单中,共有620件逃税和1件逃避追缴欠税案件的当事人主动缴清了税款、滞纳金及罚款,占已公布案件比例达25.1%;因修复信用入库税款23.4亿元,滞纳金6.5亿元,罚款10.2亿元,合计达40.1亿元。

昌乐经济开发区“三量”齐抓聚焦项目促发展
一是扩增量,以高质量双招双引增强新动能。突出中德产业园、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深化英轩重工与斗山集团、佳诚数码与美国雅龙的高端战略合作,以园区招商推动企业聚集、链条延伸。着力推进招才引智,矿机集团与山科大联合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精科传动与山东大学、盛世热电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合作建立科研院所2处,力争年内引进“千人计划”、高校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4个,泰山产业、鸢都产业等高层次人才达到20人以上。二是优存量,以快速度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全力加快总投资70.商务之窗
德州市稳步推进第二届进博会筹备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