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最低收购价看似不变实则大有深意
国家发改委2月4日称,201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看似不变的价格,其实蕴涵非常大的变化。
其一,适应了变化的市场。之前,年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好似芝麻开花节节高的作法,导致最低收购价高于市场价,尤其是近年来“政策市”主导市场,大量的粮食进入国库。收购的高价格、库存的高纪录、销售的低水平,倒逼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必须要适应变化了的市场。
其二,可以看出国家高层粮食价格改革的决心。调动农民种植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粮食价格不是惟一利器。仅靠无限制地提高粮价,最终会走向死胡同。长远调动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既要价格适度,又要综合利用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办法。我国现在正是要很好运用这些办法的关键时刻了。
2014年我国在大豆棉花主产区推行的目标价格,已经显示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巨大作用。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维持2014年水平,十分清晰地看出国家高层下定了粮食价改的决心。
其三,有利于与国际市场接轨。国际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在“全球村”中,任何一国都不能独善其身。即使是像粮食这样的特殊商品,其生产和市场也不可能处于“世外桃源”之中。前几年,一直处于世界大米出口国首位的泰国,曾经一度痛失宝座,就是因为当时的英拉政府大幅度提高大米收购价,导致远远高于国际市场而销售节节萎缩。在痛定思痛之后,泰国政府毅然决然废除不合时宜的高价收购政策,在2014年终于又坐上了世界大米出口的头把交椅。
近几年来,远远高出国际市场的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致使国外低廉的大米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内。2014年,我国进口大米255.7万吨,同比增加13.4%,又创历史纪录。我们目前面对的现实是,一方面国内大米积压,另一方面国外大米蜂拥而入。改变如此尴尬的局面,必须调整粮食收购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