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立足农业大县实际发展县域经济
河南省有41个产粮大县与53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农业大县多是产粮大县与贫困县的叠加,促进农业大县县域经济发展,是我省实现“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任务和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
农业大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背景。第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决胜期,农业大县脱贫任务艰巨。“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但农业大县的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基础设施差,产粮大县多是“农业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自我发展能力弱。第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民工从城乡两栖的兼业化向专业化转变,从过去的亦工亦农、城乡两栖的兼业劳动者,向职业农民或产业工人分化。第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和人口集中及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成为必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农业大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针织、制鞋、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食品加工业和农机制造业等产业向农业大县转移和集中,有利于发挥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第四,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需要合理投入和有效利用。农村交通、通信条件有所改善,公共财政增加对农村教育和卫生事业投入,民生不断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第五,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调整农业发展方式。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双重压力,对粮食大省稳粮增收保生态提出严峻挑战,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减量降成本,提质增效保生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大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导产业集聚与集群内驱乏力。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县域主导产业的龙头带动、链式发展和配套提升作用减弱,产业集群发育缓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链条短,层次低。二是企业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规模小,高新技术水平不高。三是工业群体规模不大,大项目少,骨干企业数量不多,支撑力不够。大多数产业集聚区专业化分工、创新能力、品牌声誉和网络协作等核心竞争优势未充分体现;空间集中集聚大于功能集成意义,产业集聚对人口集中的带动作用不显著。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实施难度大,产城融合发展潜力不足。由于在项目、资金、土地、环境容量等方面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用地、规划、环评等审批手续周期过长,致使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进展困难;企业贷款渠道单一,额度小,难以支撑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道路修建、管道铺设等硬件设施落后,难以吸引外来企业投资入驻,产业集聚集群缺乏支撑,城镇承载能力提升有限,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的产城互动格局形成放缓。
农村金融“贫血”,农业政策资金配套能力不足,县级自主性不强。农业大县的打工经济,存贷比高,但大量需要贷款的企业却难于得到银行支持,或在困难时期被抽贷,痛失发展良机,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上级政府对农业大县的转移支付资金逐年增加,但其中“专款专用”的专项资金多,一般性转移支付偏少。在农业大县财政可支配财力不足,配套上级专项转移资金挤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财力空间,也弱化了资金整合的能力。各部门专项资金来源渠道各异,受部门利益至上和整合资金责任重、监督问责压力大的影响,条块之间、块块之间的矛盾突出,资金统筹协调难度较大。
新型业态人才梯队建设滞后,制约“互联网+”助推作用发挥。作为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新型农村电商,将成为引领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介入到农产品的整个产业链中,为农民提供在线农资采购、农产品上架、农业政策信息发布及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保险及贷款等服务的人才严重缺乏。互联网新业态鲜明的“跨界”特征,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有更高要求,复合型人才非常稀缺,制约“互联网+”助推农业大县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
生产成本上升,农业污染重,稳粮增收保生态举步维艰。农业大县追求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石化物质已给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与农业现代化石化污染的叠加,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加快农业大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农业大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是产业,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公共事业发展重点在县镇,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重点在乡村,发展的着力点在政策。
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和企业培育力度,突出三个“重点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重点发展涉农产业是保粮的基础,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扩大就业的途径,重点发展主导产业是提升县级财力的条件。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保持技术优势,形成竞争优势,实现保国家粮食安全,引农民进城就业,强县级财政的目标。
加强县城的教育、文化、卫生、养老等公共事业发展及社会服务,满足“三不”要求。重点投入县城社会事业,发展幼儿园、公立中小学、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提高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让进城就业农民的孩子上学和老人就医不难、不贵、不远。以优越的公共服务条件吸引农民进城居住,让农民在农村建房或在县城买房的利弊决策中做进城选择,促进县域城镇化发展。
发展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循环经济,形成“四链型”农业产业。联结食物链、完善循环链、增强价值链和拉长产业链,扩大深度规模,提高集约度和经济效益,获取综合效益,达到优化农业结构,确保粮食生产,促进粮农增收。围绕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提高农业竞争力。通过发展粮区畜牧业,变粮食大县为畜牧大县,农业产业强县。
发展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小镇,呈现“三特”并茂。围绕特色产品,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特色小镇。通过发展专业市场,集聚专业人才,开展专业服务,吸纳特色资源,保特色产业优势,扩大特色产业影响力。
以乡村特色经济和乡村文化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做到“三生”并进。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三位一体的乡村经济,形成“三生”(生产、生活和生态)良性互动,经济效益、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相辅相成。农业生产景象,成为旅游资源,围绕农业生产,开展社会化服务,农民在农村推进一、二、三产业在农业内的融合和延伸。
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为契机,促进县域“三业”发展。通过产品上网销售,生产技术和设计水平提升,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建设电商街和服务平台,开展电商人才培训,促进大众创业;通过网上资源共享和大中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开发延伸,发展县域社会事业。
优化制度环境,以“三合”政策措施精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上级部门的政策目标融合,政策资源整合,政策措施综合,给县级更大政策自主权,精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部门政策“独奏”,变为多部门协同的“合唱”,解决资金分散,配套不齐,标准不一,绩效不佳等问题。县级政府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城镇农民进城就业安居与农村空心村整治联动,产业工人技能培训与职业农民培育兼顾,产业融合与特色产业发展并重,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与精准扶贫的社会政策和生态环境政策结合,县域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