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展(七)

16.06.2015  18:10

   【编前: 2012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2013年4月起,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在全国展开。这是新中国成立60余年以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摸清家底的重大举措。山东省自2013年全面启动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以来,普查工作迅速推进,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截至2015年6月14日,全省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登录文物1491151件,初步统计全省共收藏文物达268万件/套,“新发现”国有文物的数量快速增长。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实物见证。即日起,本网推出山东文物普查成果系列稿件,第一部分收录全省各地文物部门普查工作人员的普查工作日志、心得等;第二部分介绍山东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展内容。通过一线普查员的记录和文物介绍,与网友分享我省文物普查成果和文物承载的历史与故事。

   山东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展(七)

  1、 明清石镇水兽2010年东昌府区土桥闸遗址(明清)出土

  收藏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聊城土桥闸遗址位于东昌府区梁水镇土闸村京杭大运河段上,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清乾隆二十三年重修,是当时运河上的重要水利设施。“镇水兽”,传说龙的一种,以镇伏桀骜不逊的桥下“水怪”。

   2.唐墓志铭 收藏单位:滨州市滨城区文物管理所

  2013年夏初,山东滨州滨城区杨柳雪镇杨毡帽村,村民取土时发现一块唐代墓志铭,文管所的工作人员按照普查的工作要求,将该墓志铭移回滨州市滨城区文物管理所收藏保护。该墓志铭中提及紧邻“孟津河”,是对东汉黄河的入海处的精确定位,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地理考古价值,而且对鲁北地方历史研究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3. 1941年11月29日《泰山时报》印刷石板收藏单位:莱芜市档案局

  1938年10月10日中国泰山地委创办了自己的机关报——《泰山时报》为了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介绍抗战形势,动员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斗争。莱芜市档案局收藏的《泰山时报》石板见证了艰难而又光辉的抗战岁月,是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

  4.园基香椿化石 收藏单位: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该标本距今1800万年,保存完整,脉络清晰,与现代香椿极为相似,说明新近纪的植物进化过程非常缓慢。它的发现,不仅为我国古植物的种类提供了实物资料,也为研究我国古地理、古气候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