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在贵阳召开
会议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潘玥斐)9月24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贵州省社科院、贵州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五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在贵阳召开。年会以“学术集刊与学术传播:从规范到e世界”为主题,来自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地方社会科学院及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两百位代表、集刊主编参会,共同探讨数字化时代的学术传播与学术集刊规范化建设。
年会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到会并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贵州师范大学校长李建军致欢迎辞。
谢寿光在致辞中表示,第五届集刊年会以“学术集刊与学术传播”为主题,契合了当下集刊建设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需求。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快速崛起,人文社会科学已经成为支持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引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直用行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规划,努力为“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幕式之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助理、集刊运营中心主任童根兴介绍了2016年度学术集刊评奖情况。2016年,学术集刊评选特设“特别荣誉奖”,用以表彰质量较高、多次获奖的集刊,《民国研究》《中国非营利评论》斩获此奖。《海洋史研究》《当代日本中国研究》《城市史研究》等13种集刊分获一、二、三等奖,《唐宋历史评论》等4种集刊荣获“优秀新创集刊奖”。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教授沈固朝,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历史学家王笛做了精彩演讲。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海洋史研究》主编李庆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主编袁易明及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主编龙宇晓在会上分享了编纂集刊的经验。与会专家学者也就学术集刊与学术传播为主题,从集刊的规范化建设、新媒体和学术传播以及集刊的编辑、出版技术及影响三个方面开展了深度研讨。
沈固朝认为,提升集刊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在于如何提升期刊影响力,而在于如何提升学术创新力。要扩大集刊的影响力,一是正确看待包括CSSCI在内的评判工具;二是对何谓“好刊”要有正确定位,学术集刊应当具有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新颖性;三是组好稿、办专栏、显特色,可借鉴引文工具;四是提高规范性和“能见度”;五是重视特色与专栏建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学术资源建设基地签约及揭牌仪式也在本次会议上隆重举行。
据悉,2017年第六届人文社会科学集刊年会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华侨大学联合在福建厦门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