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理至简修齐治平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30.05.2016  12: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也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下面我着重从建设新型智库和新型社科院的角度,谈三点学习体会。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中国历史上,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往往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同时许多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代思想大家和文学大家,如屈原、韩愈、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梁启超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我国知识分子与其他国家知识分子的重要区别。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们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我们面临的问题也错综复杂。成就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和阐释,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剖析和破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弘扬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各路大军中,社科院既不同于纯理论的学术研究,也不同于纯对策性的咨询服务,具有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社科院应将智库研究和理论研究融会贯通———理论研究要敢于直面现实,用中国理论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道路,引领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并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思想、中国价值;应用研究要善于理论提炼,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既充分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有的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有的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还有的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如何建设新型智库和新型社科院,供给高质量的思想产品,我有以下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