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老灌区的新跨越--山东滨州韩墩引黄灌溉管理局打造生态、节水、高效、现代化灌区

10.09.2014  02:48

  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滚滚东流,在山东省滨州市境内盘桓94公里,孕育了富饶的黄河三角洲。韩墩引黄灌区就在"黄三角"的腹地。她挽着母亲河的臂膀,用甘甜的黄河水,滋润着沿岸百万亩良田,尽情播洒着丰收的希望。

  立足节水 夯实灌区水利基础

  韩墩引黄灌区兴建于1958年,是我国在"一五"期间规划设计的老灌区之一,设计灌溉面积96万亩,总控制面积225万亩。此外,还担负着滨州市滨城区、沾化县,东营市利津县一区两县的工农业用水及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供水任务。

  "滨州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叠加地带,又是山东省严重缺水地区,科学引黄不但对滨州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蓝''黄'两区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韩墩灌区对区域发展作用举足轻重。"滨州市水利局局长高立东说。

  多年来,灌区始终以节水为着力点,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为立足点,把提高用水效率、建设生态节水型灌区作为最高工作目标,狠抓"两改一提高"工作,促进了灌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韩墩引黄灌区近年先后被列入大型灌区节水技术改造试点和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区,累计投资1.4亿元,开展了大规模的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作。

  2011年春灌结束后至汛期到来前的停水时段,韩墩引黄灌区组织实施了总干渠清淤工程,对淤积严重的总干渠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淤复堤治理,有效地提高了灌区引输水效率,保障了灌区的用水安全,被灌区群众称赞为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在充分发挥灌排工程传统效益的同时,韩墩引黄灌区对干渠、水库、沿渠建筑物等水利设施进行人文开发,先后打造了渠首黄河文化观光区、谷家景观区、东郊有机冬枣生产基地、谷家火鸡养殖基地、牛王绿色生态猪业养殖基地和五七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初步形成了"一园两区三基地"的生态格局,吸引了无数游客。

  在灌区建设管理工作中,韩墩引黄灌溉管理局始终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完善灌区管理制度,不断探索考核激励机制和灌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路子。2012年年初,制定了《韩墩灌溉局管理所综合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对各管理段的渠堤路工程、建筑物、灌溉、财务和考勤等管理内容实施定量定性百分制考核,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考核,季度考核达标,拨付工程养护资金,年终依据考核结果评选先进并兑现奖励。考核制度调动了干部职工管护工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以考核促工作、以考核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为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功能多元 开辟灌区发展新天地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有效提高了渠道输水、配水能力及用水效率,改善了灌区灌溉条件,缓解了用水矛盾,并在保证农田灌溉的同时,为东郊水库、秦台水库、思源湖水库等蓄水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水源,解决了灌区60万人的生活用水问题,结束了沾化县38万人饮用咸水的历史。同时,解决了上游总干两侧土地沙化问题,改良了下游中低产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改善了农村生态和居住环境。

  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区实灌面积由复灌时的9万亩扩大到现在的90万亩,总干输水能力由初建时的2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现在的75立方米每秒,灌溉周期由原来的25天缩短到18天,总干渠输水效率由75%提高到91%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6提高到0.50,年节水能力达3000万立方米,年直接节水效益达216万元。

  目前,韩墩引黄灌区在滨州市率先实现总干渠全程防渗衬砌,管理道路全线硬化贯通,总干渠上堤、路、桥、闸基本配套,实现了水资源统一管理,保证了灌区的工农业用水,灌区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确保了粮食安全和灌区60万人的饮水安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墩引黄灌溉管理局局长孙战勇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续建配套月节水改造步伐,着力打造生态、节水、高效、现代化灌区,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赵新 刘宁

信息来源:《中国水利报》2014年9月4日 | 责任编辑: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