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晓局长在全国粮油加工业暨主食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4.09.2014  17:49

进一步推进主食产业化 全面提升口粮供应保障水平

(2012年5月30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粮油加工业暨主食产业化工作会议,是组织动员全国粮食行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总要求,着力转变粮油加工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推进主食产业化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口粮供应保障水平的一次重要会议。首先,我代表国家粮食局向应邀出席这次会议的、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粮油加工产业发展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和单位以及中储粮、中粮、中纺集团等中央企业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长期辛勤奋战在粮油加工产业发展第一线、为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口粮供应保障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粮油加工企业的企业家、生产工作者和所有粮油科研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这次会议在河南召开,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河南省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商品粮主产省,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致力于多产粮、多储粮、多调粮、多加工、多外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次会议选定在河南郑州召开,河南省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优质周到的会议服务,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提供了典型经验和示范现场。刚才,刘满仓副省长作了一个重要讲话,既给我们介绍了河南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做大做强粮油加工产业、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也给我们阐释了河南省未来着力打造粮油加工大省、主食产业大省、粮食经济强省的发展前景和推进举措,使我们进一步增强和坚定了加快发展粮油加工产业和推进主食产业化的信心和决心。

  在今天上午的会议上,吴子丹副局长将就加快粮油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粮油加工业和主食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贺燕丽巡视员还将就大力推进粮油加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粮油主食产业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专题报告,两位的讲话和报告,请大家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结合实际、狠抓落实。下面,我想专门就进一步推进主食产业化、全面提升口粮供应保障水平的问题讲几点意见,供大家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参考。

  一、全国粮食行业主食产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主食产业化是在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新华社关于山东省章丘市粮食部门转变职能、发展馒头等主食生产、建立农村粮油购销兑换网点的报道上作出重要批示:章丘粮食局的做法关键在于面向市场,转换机制,主动服务,这一点可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参考。国家粮食局认真落实总理批示精神,随即与山东省政府在章丘市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山东章丘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主食产业化的做法和经验。近些年,各地粮食部门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全方位、多元化地推进粮油加工业发展,通过大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和“主食厨房”工程等活动,积极推进主食加工工业化、主食经济产业化。天津市政府作出“抓好‘放心馒头’工程生产供应体系建设,让‘利达’馒头惠及更多天津百姓”的部署。西安、济南、合肥、成都、贵阳、廊坊等地积极培育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社区服务网点,不断提高主食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河南省政府一直支持粮食部门大力发展主食产业,今年3月还下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的指导意见》,明确由省粮食局牵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主食产业化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主食产业化的推进措施和扶持政策。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全国粮食行业主食产业化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生活。据我局统计数据表明,近10年全国粮食行业的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加工产量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3.37倍、2.13倍和2.14倍;2011年工业化主食品产值已达到1121亿元。传统的粮油加工业由生产成品粮油为主向成品粮油、主食品种同步发展转变,各类米、面工业化制品开始走上多样化、便利化、优质化的发展轨道。目前,各类方便米饭、米粉、米糕、方便粥、挂面、鲜湿面、馒头等米面制品,以及各种速冻主食产品和预加工主食半成品,已走进了遍布城乡的超市和“放心粮油”网点,走进了千家万户,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

  二是供应体系逐步健全,口粮供应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各地粮食部门通过设立销售专卖点、利用“放心粮油”网点、军粮供应站点和粮食应急供应网点等销售平台,逐步建立健全主食供应网络体系,提高了口粮供应保障能力。天津市建成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放心馒头生产线,直接销售专卖网点达260家,产品销售覆盖全市城区和部分近郊区。山西省政府连续三年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各市县粮油主食生产销售网点建设,已建成规范运营的市级配送中心14个,县级配送中心133个,城乡连锁店和经销店1.17万个,覆盖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山东省粮油主食服务网点已发展到2.2万个,建成配送中心60个,日配送能力达到3500多吨。

  三是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企业品牌意识明显增强。《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实施以来,主食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普遍增强,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主食产品总体合格率不断提高。馒头、挂面等主食标准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健全了主食产品标准体系。主食生产加工企业利用多种形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近些年涌现了一大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及AAA级信用的企业,如河南的三全食品、兴泰食品、思念食品、白象食品,湖南的金健米业,上海的良友食品、安徽的同福食品等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四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近年来,粮食科研机构和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立足自主研发,积极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加快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对推进主食工业化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优质馒头智能化生产线和饺子成型机已成功推广使用,大大提高了主食劳动生产率。据我局统计,2011年全国米面油加工及工业化主食品总产值达到1.28万亿元,占粮油加工业总产值的66.7%,三年增幅达85.5%。其中工业化主食品总产值同比增幅50%,销售收入利润率为4.8%,比粮油加工业的平均利润率高一倍。

  五是产业集聚优势凸显,对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各地积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主食加工企业将产业链向原料主产区和重点销区延伸,向重要粮食物流节点集聚,初步形成了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生产自动化、加工标准化、配送连锁化和供应社会化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部分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建立种植基地,与农户签订订单,以及发展包装、物流、服务相关产业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吸收了下岗粮食职工再就业和扩大城镇就业,增加了上缴利税,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等省区的粮油主食加工业已经成为支撑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我们在充分肯定主食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应当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主食产业化整体水平还不高。发达国家主食产业化率平均水平在70%左右,高的达90%以上。我国主食生产目前仍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小作坊、摊贩式的生产经营模式,规模小,工业化、产业化程度整体偏低,龙头企业数量少。二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目前我国主食产业科研投入少,主要设备仍然依赖进口,大部分主食产品仍然沿用传统工艺和设备,产品保鲜时间较短。三是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从产品结构看,面制品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米制品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从区域布局看,粮食主产省和经济发达地区主食产业化发展较快,其他地区相对发展滞后;从企业构成看,国有粮食企业主食产业所占比重较小。此外,一些地方还存在对发展主食产业的思想认识不一致、发展规划不协调、标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和物流成本高、扶持政策少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下一步全面推进主食产业化的进程中尽快加以克服和完善。

  二、全面推进主食产业化是新时期粮油加工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近些年来,全国粮食行业的广大理论与实际工作者加强对主食产业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各方面对主食和主食产业化的认识逐步趋于一致。从粮食的基本特性和当前粮食行业的产业特征来分析,主食是城乡居民为了生存、生活必须食用的主要粮食制成品,既包括米饭、馒头、面条、杂粮等主食制品,也包括大米、小麦粉等主食原料;而主食产业化,则是在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过程中形成的、以粮食生产基地化、主食加工工业化、营销供应配送化为主要特征的、具有中国膳食特色的新型主食产业发展方式。推进主食产业化是粮食部门践行“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行业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对传统粮油加工业发展方式和传统粮食供应保障方式的深刻变革,是粮食行业提升口粮供应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行业使命。

  首先,推进主食产业化是满足城乡居民饮食需求,实现“为食者造福”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对家务劳动社会化、主食供应社会化提出了新要求、对主食品质的营养化和安全性寄予了新期待。近些年来,部队官兵在米、面、油供应得到可靠保障的基础上提出了主食制成品供给的新需求,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也迈出了重要步伐。这些改变和变化,使城乡居民以及部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对粮油食品特别是主食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社会化和多样化、优质化、营养化、方便化的趋势,自给型消费降低,商品型消费增加。这些改变和变化,要求我们加快推进粮油加工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推进主食产业化发展,促进城乡居民膳食结构、营养结构的改善和生活品质的提高,确保粮油主食的质量安全。

  其次,推进主食产业化是促进种粮农民增收,实现“为耕者谋利”的有效途径。主食产业化的加快发展,必将促进粮油加工业升级改造和产业结构、区域布局调整,从而有效引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延伸粮食产业链,促进粮油资源综合利用和转化增值,提高种粮综合效益。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建立优质粮源基地,开展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同时主食产业可以实现粮食原料的产地加工,有利于农民就地就业,有利于建立稳固的农、工利益联结机制,让种粮农民分享粮食加工增值的收益,这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第三,推进主食产业化是保证口粮有效供应,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的必然要求。保障粮食正常供给和维护粮油市场稳定,是粮食部门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之一。保障口粮有效供应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粮食供求形势复杂多变,国内自然灾害呈现多发频发的趋势,稳定国内粮油市场仍面临较大压力,必须更加注重保障粮食供应,特别是保证口粮供应的能力。各级政府的粮食应急预案中都明确要求保持一定数量的成品粮储备,健全粮食应急加工网络。主食产业化的大力推进,有利于更为及时、有效地把原粮转化为成品粮和主食制品,满足应急状态下的口粮供应,从而稳定粮食市场和价格。在抢险救灾等紧急状态下,以主食供应的方式保障军粮供应和受灾地区居民的口粮供应,对于稳定人心、稳定市场、稳定社会具有更加特殊重要的意义。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保障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粮油供应,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粮食部门的行业职责和政治任务。部队官兵对军粮供应提出了“成品粮与主食熟食并重”的新要求,特别是武警后勤保障系统已经主动联合军粮供应部门开展军粮主食化的调研和试点。部队的军粮新需求就是粮食部门的新使命,因此,从履行行业职责、紧贴部队需求出发,我们也必须把推进主食产业化摆上行业发展的重要地位。

  第四,推进主食产业化是实现粮食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目前,粮食企业特别是基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多数企业还没有走出“买原粮、卖原粮”的传统经营方式。这些企业大多具有发展主食产业化所需要的场地、粮源和销售网络等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主食产业化,不但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存量资源搞活经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职工的收入,而且通过将粮食产业链从田头延长到餐桌,使粮食附加值大幅提升,促进粮食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带动作用,使粮食主产区从根本上摆脱“产粮越多、财政越穷”的困境。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发展,也是促进粮食经济和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最后,推进主食产业化是扩大下岗职工再就业,实现粮食行业振兴的战略选择。近些年来,随着粮食市场流通全面放开,一些基层粮食部门职能萎缩,基层粮食企业被边缘化,“主渠道”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弱化,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一些下岗粮食职工生活困难的家庭。要扭转改革改制后粮食行业的这种困境,必须突破粮食部门传统的经营模式和产业格局,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拓宽经营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岗位,从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积累水平,吸收更多的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从根本上消除下岗职工困难家庭“零就业”现象。企业做大了,产业发展了,队伍壮大了,粮食行业也就有了坚实的生存基础和旺盛的发展后劲,从而使粮食部门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实现行业振兴,更好地肩负起粮食行业使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更加持续可靠的作用。

  三、把进一步推进主食产业化作为调整粮油加工产业结构的突破口

  当前,我国粮食加工产业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广大粮食企业必须从惠民生、保安全、增实效、强产业的高度出发,把推进主食产业化作为调整粮油加工产业结构、转变粮油加工产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稳健实施,全面推进。

  (一)明确工作思路,坚持规划引领。主食产业化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增强口粮供应能力和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装备创新为先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用产业化运行模式,加快推进以传统蒸煮米面制品为代表的主食品社会化生产和供应,努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化主食产业体系。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把推进主食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粮食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认真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国家粮食局正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拟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主食产业化全面提升口粮供应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这次会议上要将《实施意见》印发与会代表征求意见、建议。各地要根据会后正式印发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将推进主食产业化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积极争取支持,形成发展合力。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要切实履行行业管理和指导职能,对辖区内各类主食产业化企业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协调服务,加强监督管理。要及时总结和积极推广主食产业化的典型经验,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大中城市和市县乡镇的多种发展模式。要认真抓好主食产业统计监测、质量标准、政策研究、行业服务等基础性工作,提升主食产业化整体水平。要加快建立部门合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当地发展改革、财政、商务、工信、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形成工作合力。粮油科研单位和具有研发能力的企业,要充分利用科研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研究,引领主食产业化科学发展。中央和地方大型骨干粮油企业要积极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在主食产业化科学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

  (三)壮大龙头企业,实现行业联动。各地要在项目、园区建设和技术升级改造等方面,加大对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大产能、较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适销对路的大型主食加工企业;着力通过强强联合、技改扩大等方式,培育一批主食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支持龙头企业扩大产能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创立知名品牌;着力支持龙头企业产业链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主食加工企业与其他粮食企业、机构开展协作,打造以粮食收储、加工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主食产业集群。各地要整合行业内现有的销售平台,实行行业联动,充分利用现有“放心粮油”网点、军粮供应站点和粮食应急供应网络,加快建立健全主食销售及物流配送网络,降低物流成本,扩大主食产品覆盖率。

  (四)推进科技创新,强化质量安全。加大投入力度,有效整合资源,面向主食产业化需求开展生产设备和主食制品研发。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开展主食加工关键技术攻关,改进加工工艺、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质货架期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主食产业化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完善主食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健全安全事故应急、追溯体系试点等制度,确保规范生产,安全配送,提高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推进“主食产品”、“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扩大网点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同志们,大力推动主食产业化科学发展,是粮食行业服务三农、服务民生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早日使放心主食走进机关、学校、部队和企事业单位,走进城乡千家万户,开创主食产业化和口粮供应保障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