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精准发力助推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
胶州市按照“运行要畅、投资要顺、转型要快、调节要灵”的要求,以进镇办促工作开展、进重点项目现场促建设进度、进规模以上和成长型企业促稳定发展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三进三促”服务经济发展活动,狠抓政策和服务精准落地,新兴创新型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带动经济稳中向好。上半年,预计完成生产总值519.6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9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1.1亿元,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1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一、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出“实招”,企业发展迈入快车道
实施制造业金融支撑“三大行动”,助推本土优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切实去杠杆、降成本。一是“过桥基金”助企成长行动。累计向各类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过桥”服务资金445笔,总额36.1亿元。二是“主办银行”+“政银险”信贷保障行动。在企业发展、合理融资、资金链稳定等方面给予专业服务与保障。已有244家企业享受服务,稳定企业信贷余额150亿元。三是场外市场融资激励行动。加大对上市挂牌融资的支持力度,每年拨付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和企业奖励,6000万元用于拟上市企业股权投资。目前,东方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增发4.5亿股,融资约30亿元已获证监会核准;丰光精密、科创蓝新能源分别通过“新三板”融资1700万元、2850万元,挂牌企业通过场外市场融资总额达到4亿元。
二、在增强创新驱动上集“众智”,企业竞争有了杀手锏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高端制造高地。一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一港两院”创新中心,开展百家企业“双创”行动。年内已有4家企业的4个制造业项目通过国内首台(套)技术装备认定,累计通过认定项目总数达15个。二是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举办“院企对接会”,建立“一企一院所”合作机制,鼓励引导高层次人才到企业挂职科技助理。青岛青禾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吸收和产学研攻关,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快速成长为全球一流的具备纱线和草坪生产研发能力的全产业链企业,产品成功铺进国家(北方)青少年足球夏令营活动基地,今年企业销售收入预计突破6亿元。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加大引智引才力度,制定加快引进优秀创业创新团队暂行办法,对优秀创新创业团队给予100-1000万元资金支持,上半年引进外国专家和归国人才112人,硕士博士人才261人。
三、在改善管理水平上用“心力”,企业经营更加现代化
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实施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三项工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百年企业成为本土企业的发展共识。一是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通过打造“企业之家”区域特色培训服务品牌,设立“企业之家”大讲堂、“企业之家”路演讲堂、“政企互动”半月讲堂等活动,对全市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和成长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培训。二是实施千家企业信息化工程。以“两化” 融合建设为支撑点,在全国县级市率先与北京用友集团畅捷通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助推千家企业在研发设计、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方面开展信息化建设。三是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工程。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上半年,全市共组织开展了优秀青年企业家培训班等27批次培训,参训企业1400家次、人员3000人次,累计培育30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理念逐步在企业内确立。青岛凯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韩国高薪聘请专家开展KNPS(精益生产)现场改善活动,实现全员生产率大幅提升20%,企业利税增长110%。
四、在提高服务效能上下“真功”,对企服务实现新提升
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助推项目建设。一是减少繁文缛节,深入推行简政放权。对5985项行政权力事项进行清理整顿,最终精简保留3011项,精简率达到49.7%。青岛德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因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急需办理立项手续,有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现场办公,实施容缺受理,仅用2个工作日就完成手续。二是增强精准服务,进现场解难题抓落实。建立市领导和部门“包镇办、包项目、包企业”制度,开展“进百企问情问需牵线”等各类活动,深入企业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635项。深入现场对项目建设实行联合勘察、并联审批,助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速,上半年,实现过亿元新开工项目31个,新引进过亿元内资大项目59个,分别比去年同期多5个和19个。累计新备案、核准项目181个,总投资351.5亿元,投资额增长110.2%。三是狠抓建章立制,形成工作推进长效机制。研究建立企业服务经理人长效机制,全市副局级以上领导和经济部门中层干部“一对一”联系企业并进行长期跟踪服务,确保真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