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红砖楼居民区生活样本调查 居民梦想着"逃离"
小南营片区红砖楼多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郭尧 摄
居民在走廊上做饭
它们曾经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那时住进红砖楼里是莫大的荣耀。时隔五六十年后,曾经“俯视”济南的红砖楼变成“仰望”高楼大厦的棚户区。红砖楼里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近日,本报记者选取了济南最具代表性的三处红砖楼进行调查。记者看到:人们在走廊上生火做饭、有人每逢汛期与漏雨苦战、还有人因房顶掉砖夜夜失眠……建材老化、下水道易堵、雨天易涝等顽疾紧缠老楼,住在这里的人们纷纷把“逃离红砖楼”设为自己的最大梦想。
【堤口路铁路宿舍】
最老的楼60岁下水道常堵,下雨天常淹
从堤口路博文中路往北走,时间轴仿佛拨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排排低矮的楼房和平房交织在一起,这些红砖房屋层高多为三、四层,红砖有不少已经风化……这里是住着2000多户居民的堤口路铁路宿舍。
“早几年就说要拆迁,到现在仍没动静。”在堤口路铁路宿舍生活了23年的苏玲(化名)说。她的公公婆婆和爱人都是铁路职工,50岁的苏玲1993年嫁到这里,二十多年里,公婆相继去世,女儿也已参加工作,而单元里的九户老邻居,这几年陆续搬走,只她一家还住在这里。
13年前,苏玲从国棉厂下岗,当时公婆生病、孩子还小,苏玲便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想法,在紧挨着自家南侧的小平房内开起了小卖部。记者到访时,室外温度为2℃,苏玲的小卖部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屋外温度相差不大,苏玲刚和记者说了一会话,就冷得起身原地跺起脚来。“夏天还能卖些饮料矿泉水,冬天店里没什么生意,也就卖点烟,一天赚个三四十块钱。”
苏玲说,家里太挤了,到处掉墙皮,屋里也没个地方站人,她很少请亲戚来家中做客,“房子是上世纪50年代的,很多生活配套设施没有,很不方便,女儿已经参加工作了,家里这样,找了对象哪敢往家领”?
堤口路街道益康社区居委会主任陈苓介绍,堤口路铁路宿舍共60余栋楼房,除了9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外,大部分建于1957年,至今已有近六十年房龄。上下楼漏水、墙皮脱落、积水等情况频繁出现,房屋状况不容乐观。
“雨天屋顶漏雨,室内积水,一到下雨天就是噩梦”“几家共用一个公共厕所,环境脏乱差”“你去我们楼道看看,过道两侧还有顶部水泥墙大部分都脱落了,还有一些空鼓裂缝,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辖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一个扑克牌桌前,看到记者到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道。
55岁的刘女士从小在铁路宿舍生活,去年她搬到了堤口路南侧万盛街上的新房。回忆起住了半辈子的老房子,排水差是最深刻印象。“排水设施很差,管道严重老化,有的已经堵死,大雨时根本没用,雨水越积越多,最后漫过台阶冲到一层住户家里。”刘女士说,她之前居住的那座楼,老邻居已全部搬走了,现在房子要么闲置,要么是租户在住。“住了这么多年有感情了,但环境太差了,希望能早点动迁。”
据了解,几年前,相关部门就对铁路宿舍片区内的住户进行摸底,测量房屋面积并逐户登记,然而,堤口路铁路宿舍片区拆迁至今仍迟迟没动静。对此,陈苓说,暂时没听说有拆迁计划。
“住进高楼,是我目前最大的心愿。”76岁的居民吴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