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将金乡打造成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3月1日-3日,“到金乡听戏——金乡县贯彻《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全国媒体行”在山东金乡县举行,金乡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李红霞在接受中国山东网专访时表示,金乡县文化底蕴深厚,儒、释、道、兵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非遗项目众多,立足于丰富的文化资源,金乡县充分发挥山、水、人、文“四大资源”,做好亲水休闲、大蒜养生、三十六计、诚信探源、梦回古缗、修身清心“六篇文章”,打响运河水城、长寿之乡、兵家圣地、诚信金乡、千年古县、问道福地“六大名片”,把金乡打造成山东省文化旅游名县和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做响“诚信探源”文章,打响“诚信金乡”名片
“鸡黍之约”是金乡县的省级非遗项目,“鸡黍之约”发生在金乡县,中华诚信起源于金乡县,这是独一无二的、具有金乡特色的文化资源。一个“鸡黍之约”的故事,就是金乡县一张越擦越亮、越发掘越光彩照人的金字名片。尤其在当今这个社会,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诚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国家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名片如何擦亮,品牌如何叫响,关键在于一个运作的问题、包装打造的问题。”李红霞说,为此,金乡县决心打响“诚信金乡”这个名片,不仅注重挖掘,更注重培育和经营,让书上的故事走出来,让尘封的记忆活起来,让每一个来金乡的游客都能近距离、零距离地接触到诚信、感受到诚信,接受一次诚信文化修身之旅,将金乡打造成为“中国诚信文化标志性城市”。
做实“一乡一艺”文章,打响“到金乡听戏”名片
金乡县戏曲曲艺资源丰富,是山东省有名的“戏窝子”,保留下来的有金乡四平调、山东梆子、两夹弦、豫剧、柳子戏等戏种;还有山东落子、山东渔鼓、山东琴书、简板大鼓、金乡花鼓戏、梨花大鼓、坠子、山东快书、快板等近10余种曲种,山东落子、山东琴书、山东渔鼓、金乡花鼓戏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李红霞介绍,立足于金乡“书山曲海”、“戏窝子”的戏曲、曲艺资源,金乡县常年开设具有县域特色的“文化免费开放服务项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活起来” 等形式,叫响“到金乡听戏”的文化品牌,弘扬以非遗为代表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全面挖掘、整理、研究、开发、利用金乡县丰富的非遗资源,驱动文化发展新引擎。
李红霞解释,“请进来”就是邀请县外曲艺名家来金乡献艺、指导;“走出去”就是打造并提升金乡戏曲曲艺名家、名段的演出水平,推介到更大的舞台进行展演、交流;“活起来”就是全面挖掘、整理以金乡非遗为代表的戏曲、曲艺资源,创造更多的交流、演出机会,集聚老艺人,锻炼年轻演员,培养新观众,同时与文化旅游产业充分融合,打造独具金乡特色的“演艺文化”,让金乡戏曲、曲艺的保护传承活态化。
做好“梦回古缗”文章,打响“千年古县”名片
先秦时期,金乡县就是缗国所在地,故城就在城北缗城堌堆,秦汉时迁至现在的位置,设东缗县,至今已2000余年的历史。
“客观地讲,金乡县虽然设县20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历史遗存并不多。贞洁坊、魁星楼、周家堂楼等,如果不听导游讲解,自己参观,满打满算几十分钟就看完,所以,在物化历史资源方面,金乡比不了平遥等历史文化名县,但是金乡县有深厚的文化资源。”李红霞说。
文化毕竟只是文化,只有进行产业化开发,才能唤醒和激活尘封的文化。李红霞表示,通过学习外地一些成功的经验,金乡县认识到必须从整合资源、整体发展的角度,狠抓资源的深度开发,通过创意,变无形为有形,甚至“无中生有”,包装打造旅游精品。“这也是我们要启动实施光善寺景区建设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千年古县这个名片才能越做越响。”
做强“三十六计”文章,打响“兵家圣地”名片
金乡县是古代兵书“三十六计”始作者檀道济的家乡。军事体验方面,金乡县不仅有鲁西南战役这篇红色教育文章可做,还可以认真研究“三十六计”和金乡的关系,打好“三十六计”这个品牌。
“红色教育这方面近年来我们已经进行了充分挖掘打造,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来金乡接受革命教育,但是‘三十六计’这篇文章我们还没有真正挖深、挖透。”李红霞说,“三十六计”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智慧谋略,也是金乡县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
李红霞表示,金乡县将好好谋划,招引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产业集团,高标准规划建设全国唯一的“三十六计”智慧园,打造一个融体验、科教、参观、休闲于一体的高端综合性旅游项目,一举叫响“兵家圣地”这张名片,给金乡文化旅游的品牌增添亮丽的一笔。同时,檀道济故里、白垞村都可以作为“兵家圣地”的景区来打造。(记者 张敏敏)
作者:张敏敏 编辑:李傲然 责任编辑:胡立荣